[实用新型]一种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8260.0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0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焱;毛安澜;刘勇;刘西超;万德锋;肖忠明;黄永嘻;陈启勇;刘翔;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3C3/02 | 分类号: | B03C3/02;B03C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净化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环境卫生标准日益严格,人们对空气中的污染物的成分、浓度日益关切,尤其是对工业废气含有的固体物质的粉碎、筛分、输送、爆破等机械过程产生的粒度大的粉尘或产生于燃烧、高温熔融和化学反应等过程的粒度小的烟尘更为关注,应运而生的各类除尘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处理,而按照捕集机理可分为机械除尘装置、过滤除尘装置、洗涤除尘装置和静电除尘装置等。
依靠机械力将尘粒从气流中除去的机械除尘装置,结构简单,设备和运行成本较低,但除尘效率不高。将含尘气流通过过滤料将尘粒分离捕集的过滤除尘装置,采用内部过滤和表面过滤两种方式,除尘效率一般为90%~99%,不适用于温度高的含尘气体。用液体洗涤含尘气体的洗涤除尘装置,利用尘粒与液滴或液膜碰撞而被俘获,与气流分离,除尘效率为80%~95%,运转费用较高。
将含尘气体通过高压静电场的静电除尘装置,空气分子在强电场中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与电子结合带上负电的尘粒,被正极板吸附,实现净化。此种除尘装置气流阻力小,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但因成本较高,需要高电压支持,占地面积较大等原因难以在工业废气处理中得到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尘装置,该装置通过其网形电极上设置的导电丝与蜂窝状电极间间隙放电释放电荷,使通入装置的废气中的颗粒物粘连电荷,再于废气气流流向的下游位置设置吸附电极,吸附电极吸附带有电荷的颗粒物,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除尘装置包括供电组件,放电组件和集尘组件,放电组件包括垂直设置于通道轴线上的网状电极和蜂窝状电极,网状电极、蜂窝状电极和集尘组件依次设置于通道中,网状电极的和蜂窝状电极相对的面上设有导电丝。
进一步的,网状电极和蜂窝状电极间间距为导电丝长度L的50%~75%。
电介质在足够强的电场作用下将失去其介电性能成为导体,称为电介质击穿,所对应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电介质击穿时的电场强度称为击穿场强。
通常在标准大气环境下,工频电压均匀电场强度(两个电极为板-板间隙)的击穿场强为300kV/m,如果某电极有尖端或毛刺(此时两个电极为棒-板间隙),其击穿场强会大为降低,击穿电压与电极形状及分部有关;棒-板间隙,在尖电极附近电场强度最大,棒极将产生刷状、火花放电,最后导致电弧放电(击穿)。标准雷电冲击在均匀电场强度的击穿场强为500kV/m,在扰动状况下的击穿场强为2.2-2.5kV/mm。
导电丝2和蜂窝状电极3的半导体介质5之间的间隙足够小,导电丝2随气流扰动,空气的击穿场强按2.4kV/mm考虑,网状电极1与蜂窝状电极3之间间隙足够小,导电丝与半导体介质5接触面的间隙不大于0.1毫米,则两电极之间的直流电压为几百伏即能满足放电要求。
导电丝2的长度和网状电极1与蜂窝状电极3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自行设定。
网状电极1与蜂窝状电极3安装距离需保证二者在装置使用时不发生直接接触且导电丝2与半导体介质5间在气流通过时能够出现微小间隙。
导电丝经气体吹拂拂动于网状电极与蜂窝状电极之间。
网状电极和导电丝焊接连接,导电丝连接在网状电极的通孔节点处,网状电极材质和导电丝为导电金属材料,网状电极的孔内径可以据使用情况设定,依据气体流量,气体的含尘量,综合考虑选择,孔内径大于气体中最大粉尘颗粒的直径,又需考虑,孔内径大,气流通畅,气体流通速度快,但会降低单位面积导电丝的数量,放电电子会减少,降低带电粒子与尘粒接触的机会,则吸附能力下降;孔内径小,且导电丝多,释放的游离电子较多,则吸附效果好,但气体通过的慢。
导电丝长度依据使用的材料和直径确定,使其能在气流通过时有良好的漂浮性。
蜂窝状电极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均匀设置,单个通孔面积与网状电极单个通孔面积相近,且通孔与网状电极的孔相对设置,使气体气流通畅。
如导电丝2设计长度为50mm,良好接触距离即能提供微小间隙的距离通常为导电丝2设计长度的50%~75%,则网状电极1与蜂窝状电极3之间的安装距离为25mm~3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8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式电除尘器分区供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立式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