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果实塑膜袋套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7057.1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4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钟相强;李贤明;钟林;陈长健;杜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实 塑膜袋套 袋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套袋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果实塑膜袋套袋装置。
背景技术
为改善果实如苹果等的外观和尽可能地减少农药残留,需要对生长中的果实进行套袋,以前的套袋多采用手工方式,套袋工作全部由人工完成,这样直接导致套袋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降低了工作效率低,提高了劳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果实塑膜袋套袋装置,目的是提高套袋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果实塑膜袋套袋装置,包括支座、支座连接且用于放置塑膜袋的套袋平台、与支座转动连接且与套袋平台相对的上部手柄、设在上部手柄上的上部手臂和与上部手柄连接且用于驱动其摆动的动力产生部件,上部手臂和套袋平台上设有相配合且用于在塑膜袋两侧粘住塑膜袋的粘头。
所述支座上设有套袋摄像头。
本果实塑膜袋套袋装置还包括连接基座和中间基座,中间基座位于所述支座与连接基座之间,所述动力产生部件与连接基座和中间基座连接。
所述套袋平台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且套袋平台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上部手柄的旋转中心线相平行。
所述动力产生部件包括气缸、与气缸连接且由其驱动的气缸杆、与气缸杆连接的前杆连接头、与前杆连接头连接的推动杆和与推动杆连接的连杆,推动杆从所述支座伸出的端部分别通过一个连杆与所述上部手柄和所述套袋平台连接,所述中间基座内设有让前杆连接头和气缸杆穿过的孔。
所述连杆位于所述上部手柄与所述套袋平台之间。
所述上部手臂具有插入所述上部手柄内所设的滑槽中的齿条,上部手柄上并设有驱动上部手臂作往复直线移动的电动机,电动机的电机轴上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
所述套袋平台上设有用于对塑膜袋进行定位的固定钉和固定扣。
所述上部手臂具有上电热热熔压条,所述套袋平台上设有与上电热热熔压条相配合且用于封装塑膜袋的下电热热熔压条。
所述中间基座上设有定位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的果实塑膜袋套袋装置,可以通过上部手臂与套袋平台等相配合完成果实的套袋任务,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套袋工作效率,减少劳动成本。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套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部手臂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套袋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套袋平台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5是气缸内部连接头结构图;
图中标记为:
1、连接基座孔;2、连接基座;3、螺柱;4、气缸后盖法兰盘;5、螺母;6、气缸;7、定位摄像头;8、套袋摄像头;9、箱盖;10、上部手臂;11、下电热热熔压条;12、固定钉;13、套袋平台;14、上部手柄;15、销钉;16、连杆;17、螺钉;18、支座;19、中间基座;20、气缸前盖法兰盘;21、电动机箱体上部;22、螺钉;23、电动机箱体下部;24、齿条;25、齿轮;26、轴承;27、上不干胶粘头;28、上V型槽;29、推动杆;30、前杆螺母;31、前杆连接头;32、气缸杆;33、通电加热装置;34、下V型槽;35、下不干胶粘头;36、固定扣;37、电动机;38、螺钉;39、螺钉;40、凸台;41、螺柱;42、螺母;43、电机轴;44、销钉;45、环状板;46、上电热热熔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果实塑膜袋套袋装置,包括支座18、支座18连接且用于放置塑膜袋的套袋平台13、与支座18转动连接且与套袋平台13相对的上部手柄14、设在上部手柄14上的上部手臂10和与上部手柄14连接且用于驱动其摆动的动力产生部件,上部手臂10和套袋平台13上设有相配合且用于在塑膜袋两侧粘住塑膜袋的粘头。
具体地说,上部手臂10和套袋平台13为相对设置,上部手臂10上设置的粘头为朝向套袋平台13凸出的上不干胶粘头27,套袋平台13上设置的站头为朝向上部手臂10凸出的下不干胶粘头35,上不干胶粘头27和下不干胶粘头35的个数相同且各粘头的位置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7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