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5417.4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8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文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浙江五星国泰律师事务所 33245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31769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基坑结构。
背景技术
在高山峡谷中修建枢纽建筑物时,需要通过开挖的方式在峡谷两侧的高陡边坡上形成建筑的基坑结构,同时当施工区域内地下水丰富,建筑物基础均坐在淤泥质粉粘土层上,而且很多设备基础埋设深度较大,且部分基础周围环境复杂,采用大开挖掘工程完全不可能,这样在施工时就需要结合综合现象,对基坑进行组装填护,一般需要用到钢板桩,在施工时将钢板桩埋入土体内,以便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但是钢板桩入土深度除保证本身的稳定性外,还应保证基坑底部在施工期间不会出现隆起和管涌现象。因此,需要格外进行注意,使其既坑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又不会出现坑壁土体流动,坑顶下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解决了开挖难度大及开挖支护工程量大的问题,结构性能良好,施工成本低,承载能力强的基坑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基坑结构,包括支撑板,支撑板靠近两端下表面处安装有钢板桩,钢板桩顶部卡接在支撑板内,两钢板桩之间连接有契合板,契合板与支撑板之间通过固定销连接,契合板下表面安装有固定钢块,固定钢块至少为两个,固定钢块上表面与契合板采用嵌入式连接,固定钢块下表面位于一斜支撑板上,斜支撑板采用倒三角形结构,固定钢块嵌入在斜支撑板内,斜支撑板其两边竖向设有支撑柱,支撑柱顶部穿插在斜支撑板内,其底部位于一加强连接筋内,加强连接筋两端固定在钢板桩上。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契合板两端分别安装有端头板。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斜支撑板采用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斜支撑板焊接在固定钢块上。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柱与钢板桩之间填充有坑外注浆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基坑结构解决了开挖难度大及开挖支护工程量大的问题,结构性能良好,施工成本低,承载能力强,不易出现跑浆,防渗效果好,同时地基平衡不易受到破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契合板;3.端头板;4.固定钢块;5.钢板桩;6.加强连接筋;7.斜支撑板;8.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基坑结构的优选实施例,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靠近两端下表面处安装有钢板桩5,钢板桩5顶部卡接在支撑板1内,两钢板桩5之间连接有契合板2,契合板2与支撑板1之间通过固定销连接,契合板2下表面安装有固定钢块4,固定钢块4至少为两个,固定钢块4上表面与契合板2采用嵌入式连接,固定钢块4下表面位于一斜支撑板7上,斜支撑板7采用倒三角形结构,固定钢块4嵌入在斜支撑板7内,斜支撑板7其两边竖向设有支撑柱8,支撑柱8顶部穿插在斜支撑板7内,其底部位于一加强连接筋6内,加强连接筋6两端固定在钢板桩5上,所述契合板2两端分别安装有端头板3,所述斜支撑板7采用钢材料制成,所述斜支撑板7焊接在固定钢块4上,所述支撑柱8与钢板桩5之间填充有坑外注浆层。
本实用新型的基坑结构解决了开挖难度大及开挖支护工程量大的问题,结构性能良好,施工成本低,承载能力强,不易出现跑浆,防渗效果好,同时地基平衡不易受到破坏。所述契合板2两端分别安装有端头板3,能更好的进行契合,且方便与外部构件连接;所述斜支撑板7采用钢材料制成,增强了斜支撑板7的结构性;所述斜支撑板7焊接在固定钢块4上,连接牢固,不会出现脱落现象;所述支撑柱8与钢板桩5之间填充有坑外注浆层,可以对其进行注浆。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隆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54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