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5028.1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0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捷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捷盛 |
主分类号: | B32B15/02 | 分类号: | B32B15/02;B32B15/09;B32B15/082;B32B27/12;B32B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板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板。
背景技术:
现有工业生产中塑料板以其优良的性能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塑料板的外表面单一,不具备美化效果,从而导致产品外观单调乏味,商业竞争力不强。人们想到在塑料板的外表面黏贴其他材料来进行修饰,通常是采用胶水将其他材料黏贴在外表面上,起到装饰的效果。但是由于材料之间的分子结构的差异性,两种材料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界面粘接强度较小,无法很好地解决界面连接问题,连接强度低,容易出现脱胶,且在黏贴的过程中被黏贴的材料易损伤、变形。因此,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板,其具有结构简单、美观大方、牢固耐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板,包括塑料板层,所述塑料板层的上表面上高温压合有复合层,所述复合层粘合在所述塑料板层上,所述由塑料板层和复合层构成的复合材料板能够3D热压成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塑料板层选用材料为PC或ABS。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复合层选用材料为网布或金属丝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塑料板层与复合层的压合温度优选为18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塑料板层的上表面热压一层复合层,使得塑料板层和复合层紧密连接,所述复合层可以为网布层或金属丝网层。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材料板牢固耐用、美观大方,还可进行热压处理,使得产品的外表面具有立体的图案与花纹,主要用于硬壳拉杆箱的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板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板生产装置的剖面视图。
图中,10、塑料板层;20、复合层;30、进料斗;31、熔料箱;32、喷嘴;40、保温箱;50、送料棍;60、导向辊;70、输料棍;80、上辊筒;81、下辊筒;90、温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见图1所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板,包括塑料板层10,所述塑料板层10的上表面上高温压合有复合层20,所述复合层20粘合在所述塑料板层10上,所述由塑料板层10和复合层20构成的复合材料板能够3D热压成型,主要用于硬壳拉杆箱的制作。
本实施例中,塑料板层10选用材料为PC或ABS;复合层20选用材料为网布或金属丝网。所述复合层20通过热压处理黏贴在所述塑料板层10上,连接强度大,黏贴牢固可靠,且所述网布或金属丝网具有一定的图案与花纹,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美观大方。
见图2和图3所示,生产所述新型复合材料板的生产装置,包括进料斗30、熔料箱31、喷嘴32、保温箱40、送料棍50,所述送料棍50上绕置有复合层20,所述保温箱40内设置有导向辊60、输料棍70、上辊筒80、下辊筒81、温控器90,所述温控器90用于设置保温箱40的温度。本实施例中温控器90的温度值优选为180℃,上辊筒80和下辊筒8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大小优选为2~3mm。其生产过程如下:将PC或ABS原料放入进料斗30,经熔料箱31熔融后从喷嘴32挤出,同时设置保温箱40内温控器90的温度值;喷嘴32挤出的塑料板层10通过输料棍70输送至上辊筒80与下辊筒81之间,同时,通过导向辊60将绕卷在送料棍50上的复合层20导向至上辊筒80与下辊筒81之间;通过上辊筒80和下辊筒81将塑料板层10与复合层20压合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塑料板层10从喷嘴挤出后留有一定的温度,经过保温箱40的保温,使塑料板层10的温度保持在180℃,通过上辊筒80和下辊筒81对塑料板层10和复合层20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塑料板层10和复合层20紧密连接。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捷盛,未经张捷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5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