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万向节限位管道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4955.1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7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6 | 分类号: | F16L3/16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李由 |
地址: | 41011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向节 限位 管道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支吊架,是一种万向节限位管道支架。
背景技术
管道支吊架用于承受管道荷载,限制管道位移,控制管道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支吊架包括从下面支撑管道的“支架”,其构件主要受压;从上方悬吊管道的“吊架”,其构件主要受拉。在许多情况下,支架或吊架的构件同时承受拉伸和压缩荷载。
火力发电厂、冶金厂、化工厂等厂矿企业的工艺系统及供热工程中存在大量高温高压蒸汽、热水管道、低温管道等。当这些管道运行过程中因热胀或冷缩的变形受到约束时,便会产生二次应力,该应力控制不当,容易引起管道的疲劳破坏,管道连接处泄漏、管道刚性点推力和力矩过大等问题,从而对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造成巨大影响。管道为了尽可能消除因二次应力而引起的破坏一般按照柔性设计的原则布置,即利用管道布置的自然弯曲和扭转(角变形)来吸收热位移,从而消除或减少热应力(即二次应力)。
工艺管道(冷热管道)因布置、空间或减振等原因需要限制管道多个方向的位移时,一般设置固定支架。这类支架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可将管道在某支吊点处完全约束而不产生任何线位移和角位移,详见GB/T17116.1-1997《管道支吊架 第1部分:技术规范》。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受各种因数的影响,在管道端点或固定点处往往产生较大的推力及力矩,一方面增加了新建支架的土建建造费用,减弱了既有支架或支架生根面厂房柱(梁)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对管道端点所连接设备的安全运行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万向节限位管道支架,旨在解决工艺管道固定点限制线位移而不限制角位移的问题,可以有效减少管道约束点处的推力和力矩值。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万向节限位管道支架,由外框架、内框架、内框轴、内框轴挡块、管道、外框轴、外框轴挡块组成。外框架与构筑物柱或梁固定,内框架与外框架处在同一平面;外框架中心线内侧通过与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转动轴与内框架外侧连接,内框架绕转动轴中心线可做360°转动;在与外框架转动轴中心线交叉成90°方向的内框中心线上,内框架内侧同样设置两个相对的转动轴,内框架通过这两个转动轴与管道外壁相连接,管道可绕转动轴中心线做360°转动。
为了使管道始终处于支架框架的中心位置,在各转动轴上安装有限位挡块,限制管道四个方向的偏移。
转动轴使用滚珠轴承,用以减小摩擦,延长支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结构能有效解决工艺管道固定点限制线位移而不限制角位移的需要,可以有效减少管道约束点处的推力和力矩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支架整体主视图。
图2为支架整体X-X剖视图。
图3为支架整体Y-Y剖视图。
图中:1-外框架,2-内框架, 3-内框轴,4-内框轴挡块,5-管道, 6-外框轴,7-外框轴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案例实施材料选择碳钢制作。
万向节限位管道支架,由外框架1、内框架2、内框轴3、内框轴挡块4、管道5、外框轴6、外框轴挡块7组成。外框架1与构筑物柱或梁固定,内框架2与外框架1处在同一平面;外框架1中心线内侧通过与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转动轴与内框架2外侧连接,内框架2绕转动轴中心线可做360°转动;在与外框架1转动轴中心线交叉成90°方向的内框中心线上,内框架2内侧同样设置两个相对的转动轴,内框架2通过这两个转动轴与管道5外壁相连接,管道5可绕转动轴中心线做360°转动。
外框架1与内框架2均使用槽钢或他方钢等型材制作。外框轴6及轴承沿中心线穿过外框架1与内框架2连接,外框轴挡块7安装在外框轴6的轴承上;内框轴3及轴承沿中心线穿过内框架3与管道5外壁焊接,内框轴挡块4安装在内框轴3轴承上。支架制作完成后,可限制管道沿轴向及X-X或Y-Y平面位移,即限制管道在约束点的空间线位移。但是管道可沿X-X轴在Y-Y平面内任意角度旋转,同样管道可沿Y-Y轴在X-X平面内任意角度旋转,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固定支架约束点限线位移而不限角位移,减少推力及力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49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