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科用纱布存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4595.5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0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邱仁峰;王星辉;马守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仁峰 |
主分类号: | A61F15/00 | 分类号: | A61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科 纱布 存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尤其是一种外科用纱布存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外科诊疗过程中,被使用次数最多的就是纱布,但是被浪费最多的也是纱布,通过分析发现,导致纱布被浪费的直接原因就是纱布的存取方式有问题,现有的纱布都是采用若干块封装在一个袋子里,即便仅仅需要一块纱布,也要把整个袋子打开,一旦袋子被打开,内部的消毒纱布由于暴露在空气中,其灭菌性能将受到影响,将无法再在下次治疗中使用,从而造成浪费,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告号为CN 203468878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纱布存取装置,该装置虽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当遇到那些较大的伤口,无法对伤口进行缠绕式包扎时;2、由于纱布存放在一个密闭的盒体内,在伤口包扎到一半时恰好纱布用完,此时就会影响到医生对病人伤口的处理;3、消毒灯设置在盒底盖上,在使用时只能对纱布的上表面进行消毒,对纱布的下表面消毒效果并不好,然而在包扎伤口时恰好是纱布的下表面直接会与伤口接触,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外科用纱布存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科用纱布存取装置,包括盒体和纱布,其中所述盒体是由两个半圆筒铰接而成,在所述半圆筒的另一边连接有握柄,在所述握柄中部设有消毒灯,在所述消毒灯前端设有按压块,在所述握柄前端设有切刀,所述纱布通过支撑杆放置在所述盒体内,在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盒体连接处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有报警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医生在对病人伤口包扎时可以握住手柄,对伤口进行缠绕式的包扎,并且不会造成纱布浪费的情况;2、纱布减少到一定量时,支撑杆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也会减少,因此在纱布块要用完时可以通过报警灯来提醒医生,及时更换新的纱布,来确保能顺利的完成对伤口的包扎;3、在握柄内上下都设有消毒灯,所以在使用时可以对纱布进行全面消毒,确保对伤口进行无菌包扎,增加了伤口的愈合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半圆筒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半圆筒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外科用纱布存取装置,包括盒体和纱布1,其中所述盒体是由两个半圆筒2铰接而成,在所述半圆筒2的另一边连接有握柄3,在所述握柄3中部设有消毒灯4,在所述消毒灯4前端设有按压块5,在所述握柄3前端设有切刀6,所述纱布1通过支撑杆8放置在所述盒体内,在所述支撑杆8与所述盒体连接处设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压力传感器7连接有报警灯9。
其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如果遇见较大的伤口需要缠绕包扎时,先将纱布1从握柄3前端抽出,然后握住握柄3围绕着伤口进行包扎,此时纱布1从按压块5中间通过,这样可以保证纱布1在通过握柄内1部时,消毒灯4可以对纱布进行全面消毒处理,确保在包扎时伤口不会受到病菌的感染,在伤口包扎结束后拇指和食指一起挤压切刀6,这样就可以将纱布1剪断,当盒体内的纱布1块要用尽时,此时纱布1对压力传感器7的压力也随之减少,等到减少到设定的值时,报警灯9就会点亮来提醒医生及时更换纱布1,医生在更换纱布1时,只需要将半圆筒2打开,然后将卷好的纱布1放在支撑杆8上和再将半圆筒2闭合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仁峰,未经邱仁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45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生儿专用护理被
- 下一篇:分离式旋转一次性电子烟雾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