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抑菌枕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2186.1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6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贾琦珍;王帅;陈根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里木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B32B9/02;B32B9/0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433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枕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套,具体涉及一种抑菌枕套。
背景技术
随着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伴随人们渡过三分之一时间的枕头不再局限于透气、舒服等原有的基本特性。根据人们对高品质睡眠的需求,人们还希望其具有保健、安全等特殊功能,如抑菌、防螨、远红外、防辐射、吸噪音、清空气、防打鼾、诱导深度睡眠、防油防水等。
人们长期垫的睡枕由于汗水和发油的浸渍,而滋生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影响人们的睡眠健康质量。目前市面上的抑菌枕套主要通过传统抗菌剂浸染,但抗菌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抑菌枕套,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同时抗菌饰面层上附着抗静电剂避免了在冬天使用时的大量静电,让使用者感到舒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抑菌枕套,包括竹炭纤维底布,所述竹炭纤维底布一侧复合有纳米层,所述纳米层上复合有高弹丝面料层,所述高弹丝面料层的空隙处填充有细小的微香囊颗粒,所述高弹丝面料层上复合有抗菌饰面层,所述抗菌饰面层由经纱和纬纱按规律浮沉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内均含有纳米银抗菌锦纶纤维,所述抗菌饰面层上附着有抗静电剂,所述竹炭纤维底布、纳米层、高弹丝面料层和抗菌饰面层的厚度比为1∶1∶1∶1。
作为优选,所述竹炭纤维底布由竹炭纤维纬编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高弹丝面料层由高弹丝纬编而成。
作为优选,微香囊颗粒内的香精为植物花香香精。
作为优选,所述竹炭纤维底布、纳米层、高弹丝面料层和抗菌饰面层的厚度为20~30μm。
本实用新型由于为竹炭纤维底布,竹炭纤维抗菌性好,且由于其横截面布满了大大小小椭圆形的孔隙,可以瞬间吸收并蒸发大量的水分,因此吸湿透气性好,高弹丝面料层的空隙处填充有细小的微香囊颗粒,能够保持香味的持久,且面料更加舒适,经多次揉搓、洗涤后香味仍然持久保持,抗菌饰面层的经纱和纬纱内均含有纳米银抗菌锦纶纤维,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同时抗菌饰面层上附着抗静电剂避免了在冬天使用时的大量静电,让使用者感到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抑菌枕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提供了一种抑菌枕套,包括竹炭纤维底布4,所述竹炭纤维底布4一侧复合有纳米层2,所述纳米层2上复合有高弹丝面料层3,所述高弹丝面料层3的空隙处填充有细小的微香囊颗粒5,所述高弹丝面料层3上复合有抗菌饰面层1,所述抗菌饰面层1由经纱和纬纱按规律浮沉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内均含有纳米银抗菌锦纶纤维,所述抗菌饰面层上附着有抗静电剂,所述竹炭纤维底布4、纳米层2、高弹丝面料层3和抗菌饰面层1的厚度比为1∶1∶1∶1。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竹炭纤维底布4由竹炭纤维纬编而成。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高弹丝面料层3由高弹丝纬编而成。
值得注意的是,微香囊颗粒5内的香精为植物花香香精。
此外,所述竹炭纤维底布4、纳米层2、高弹丝面料层3和抗菌饰面层1的厚度为20~30μm。
本实用新型由于为竹炭纤维底布,竹炭纤维抗菌性好,且由于其横截面布满了大大小小椭圆形的孔隙,可以瞬间吸收并蒸发大量的水分,因此吸湿透气性好,高弹丝面料层的空隙处填充有细小的微香囊颗粒,能够保持香味的持久,且面料更加舒适,经多次揉搓、洗涤后香味仍然持久保持,抗菌饰面层的经纱和纬纱内均含有纳米银抗菌锦纶纤维,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同时抗菌饰面层上附着抗静电剂避免了在冬天使用时的大量静电,让使用者感到舒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里木大学,未经塔里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21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