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X波段的多普勒微波模块的天线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1667.0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8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充鑫源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08 | 分类号: | H01Q1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637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段 多普勒 微波 模块 天线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普勒微波模块,尤其涉及一种X波段的多普勒微波模块的天线板结构。
背景技术
多普勒微波模块可以应用于安防、节能、军事和工业控制等领域。在节能领域,与传统的红外和声音识别控制技术相比,微波识别控制技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它不受声音、温度和光线强度的影响,可以精准的控制电能的通断,避免了由于干扰信号引起的误动作带来的电能损耗和使用的不便。为了减小微波模块的体积,采用微带面天线的多普勒模块需要用到四层PCB结构,专利CN202918587U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普勒微波模块的PCB结构。该多普勒微波模块的PCB结构包括两块PCB板,一块是高频板,另一个是天线板。图1为现有的天线板的结构示意图,天线板100采用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分开的技术方案。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各包括一付微带天线,即第一接收天线1、第二接收天线2和第一发射天线1和第二发射天线2。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之间用地平面10隔离。
然而,采用接收和发射分开的天线板面积较大,且生产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多普勒微波模块的天线板的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分开的缺陷,提供一种收发一体的X波段的多普勒微波模块的天线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X波段的多普勒微波模块的天线结构,包括:用于产生微波信号的介质振荡器、用于调节微波信号输出功率的带阻滤波器、用于抑制有用信号的高次谐波的低通滤波器和用于接收混频信号的混频器、用于降低插入损耗的合路器和同时用于接收和发射微波信号的收发一体天线;其中,
所述合路器为一个封闭的平面几何形状,由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第五微带线和第六微带线首尾依次连接构成;
所述介质振荡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六微带线的连接点;所述带阻滤波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二微带线的连接点,另一端接地;所述低通滤波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微带线和所述第三微带线的连接点,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收发一体天线;所述混频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五微带线和所述第六微带线的连接点,所述混频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二微带线的连接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第五微带线和第六微带线的长度相等且为工作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的整数倍。
优选地,所述合路器的平面几何形状包括:正六边形、椭圆形和圆形。
优选地,所述混频器为单平衡混频器。
优选地,所述收发一体天线包括一个二维的X波段天线阵列,所述二维的X波段天线阵列包括两列,每列天线共用一个馈电点,相邻列的馈电点之间的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相邻列的馈电点之间的距离为工作频率的二分之一波长。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收发一体的天线和合路器,可使天线板的面积减少二分之一,大大扩展了X波段多普勒微波模块的适用场合,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简化了加工工艺。同时,通过将天线设计成二维天线阵列,大大提高了天线的辐射增益,进而提高了微波模块的探测距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多普勒微波模块的天线布局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X波段的多普勒微波模块的天线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X波段的多普勒微波模块的天线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实施例二维天线阵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充鑫源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充鑫源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16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污泥脱水絮凝剂
- 下一篇:生活污水的环保净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