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管材零部件滑动成形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0327.6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8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章;陈陆军;王可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金海康五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管材 零部件 滑动 成形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端装备中用于管材成形的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管材零部件滑动成形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管件弯曲成形在五金冲压成形中是一种较难成形的产品,现有生产工艺生产时常出现起皱,表面不光洁,圆弧过渡时常出现起皱变形,因此常用扳弯或顶弯或偏心辊加压或钢芯等方式成形,如图1所示产品,由于其特殊性,上序所有管材成形方法均不能成形图1产品,本产品需求量大,产品质量要求高,两侧对称尺寸精度要求严,表面光洁度要求高,成形位不允许有起皱及变形,生产难度大。国内大多模具生产厂家设计研发此款产品时常出现产品质量不稳定,表面质量差,产品装配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工序繁多,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下,模具加工成本高,生产员工多,机器设备占有量大,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原有产品生产工艺存在的生产缺陷,对现有工艺进行分析,借助翻板模成形特点,提供了一种汽车管材零部件滑动成形模具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管材零部件滑动成形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上模座下部的上垫板,所述上垫板中心位置安装固定成形凸模,在所述固定成形凸模两侧分别沿中心线对称布置内倾一定角度的滑道,滑动成形凸模安装在所述滑道内, 该滑动成形凸模受顶料弹簧和顶料销推动向下运动,行程角度小于90°;所述下模座上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靠刀座,所述右侧靠刀座上方安装有管件定位螺丝,在所述下模座上方由下到上依次有下垫板、下背板、下浮板,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一根自下而上贯通上述三者的内导柱,用于保证上述三者的精密导正;在所述下背板左右两侧上方,所述下浮板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左成形凹模、右成形凹模,所述左、右成凹模两边分别安装限位档块,所述限位挡块侧面设有固定转轴,该固定转轴与所述左、右成形凹模间隙配合,所述左、右成形凹模绕所述固定转轴运动,形成摆动辊压使管件形成90°或小于90°的弯头;在所述下浮板上装有一限位柱,用于防止预压管材变形;在所述下模座下部中心对称装有两个大氮气弹簧,该大氮气弹簧用于使所述管件受压时受力均匀且在脱料过程中易于脱模,在所述左侧成形凹模位置下部安装一个小氮气弹簧,所述小氮气弹簧用于保证所述左成形凹模与右成形凹模保持同步转动。
进一步,所述成型凹模表面与管材上成型弯曲处形成面接触。成型凹模表面与管材上成型弯曲处形成线接触也能实现本发明目的,但管材成形后,弯曲处表面较为粗糙,不如面接触的效果优良。
进一步,所述滑动成形凸模内侧设有半圆形定位槽, 所述滑动成形凸模通过所述定位槽内的限位块限位。
进一步,所述左、右成形凹模内设有管件定位槽,该左、右成形凹模侧面设有转轴孔,并通过固定在两侧的限位挡块内的转轴,将左、右成形凹模定位并连接起来。
进一步,所述限位挡块通过下背板上的定位槽定位,并用内六角螺丝紧固在所述下背板上。
进一步,所述靠刀座通过定位凹槽定位后用六角螺丝锁紧在所述下模座上。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管材零部件滑动成形模具结构优点在于,所述一种汽车管材零部件滑动成形模具结构的成形原理不是板材的摩擦成形,而是利用了辊轴滚动成形原理,利用凹模绕轴转动,从而使管材成形简单,表面尺寸光滑,不起皱;管材预成形可以使管材按照一定的角度水平放置在下模上,在下模大氮气弹簧的作用下,管材不会左右移动,从而确保产品左右对称尺寸稳定,保证管材成形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产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优化生产工艺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件弯曲成形模开模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管件弯曲成形脱料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滑动成形凸模的俯视图,
图6是固定成形凸模和滑动成形凸模的俯视图,
图7是图3中A向结构透视图。
在图中包括有:
1上模座,2上垫板,3止付螺丝,4顶料弹簧,5顶料销,6固定成形凸模,7滑动成形凸模,8待成形管件,9可调整内六角螺丝,10管位固定块,11下浮板,12成形凹模,13顶料柱,14内六角螺丝,15下背板,16内六角螺丝,17等高螺丝,18等高套筒,19套筒垫块,20靠刀座,21下垫板,22下模座,23下垫铁,24大氮气弹簧,25下托板,26小氮气弹簧,27下顶料杆,28靠刀座,29成形凹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金海康五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金海康五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03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钢圈扩口模具
- 下一篇:一种多工序翻边成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