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镶件插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9643.1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2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殷国良;刘森;臧诚;伍秀平;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多乐精密注塑(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镶件插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镶件插入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应用中常常会用到许多的零部件,其包括内外两部分,以我们生活当中常见的注塑铆钉为例来进行说明,该注塑铆钉内部为一微小镶件:铁芯,该铁芯外部包裹有一塑料层,该种塑料铆钉应用相当广泛,但其制作却十分不易,现有的注塑铆钉通常采用如下工艺:提供一设定规格的模具,该模具上设置有多个型腔;将铁芯逐个放入模具的型腔内,该铁芯的尺寸小于型腔尺寸,铁芯与型腔之间设置有间隙,然后往该间隙内填充塑料熔浆,这样铁芯即被塑料包裹,待其烘干后从模具中取下即得到成型的注塑铆钉,同理,可制成人们日常使用的其他注塑零部件等。
在注塑铆钉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把微小镶件排列于模具型腔中时,往往需要人工来操作,人工操作的效率非常低,且在人工操作过程中会出现镶件破损、插不到位等情况,如何能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到同时高效率且可靠的插入多个微小镶件,成了业界思考的首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注塑技术中插入镶件时效率低、可靠性差等诸多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效率高且方便又可靠的镶件插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镶件插入装置,其用于将镶件插入模具的型腔内,该镶件插入装置从上至下包括多个顶管与一托板,顶管位于托板的上方,托板与顶管可作相对运动,托板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多个通孔,模具紧贴于托板下表面。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一面板,该面板包括单个或多个入料机构,每个入料机构设置多个贯穿面板的缺口,托板与面板错位时,通孔与缺口处于错位状态,镶件位于托板上,顶管位于镶件上表面;托板与面板复位后,顶管、缺口和通孔一一对应,顶管真空吸附镶件一体穿过通孔进入型腔内。
优选地,镶件被送至型腔后,顶管回退,其回退位置对应于托板上方低于镶件的高度处。
优选地,该入料机构进一步包括多个送料槽,该送料槽连通于缺口底部。
优选地,该送料槽与缺口连通呈“L”形。
优选地,该送料槽尺寸匹配于镶件,其运料通道为封闭通道。
优选地,缺口与通孔的尺寸大于顶管以及镶件的尺寸。
优选地,多个送料槽在面板上前后对称设置,其位置与顶管整体相对应。
优选地,顶管、送料槽、面板上的缺口、托板上的通孔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其相互匹配成排对称阵列设置或单列设置。
优选地,该顶管连接有一真空装置,该缺口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真空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镶件插入装置和第二实施例镶件插入模具的工艺使镶件插入模具中时,通过顶管内的真空吸住镶件再将顶管向下插入模具的型腔内,其插接精准且插入到位。顶管向下插入模具的型腔前,托板滑动至滑槽的一侧时其通孔与侧向缺口一一对准形成一个圆柱形通道,这样顶管顺着圆柱形通道将镶件插入模具的型腔,实现了完全自动化,其效率高,通过将送料槽设置成封闭通道避免引起镶件堆积以致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镶件插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镶件插入装置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镶件插入装置的面板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镶件插入装置以底面某一角度为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镶件插入装置的托板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镶件插入装置的托板的仰视。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镶件插入装置的入料机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镶件插入装置中的侧向缺口与通孔错位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镶件插入装置中的侧向缺口与通孔复位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镶件插入模具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镶件插入装置1用于将镶件10插入到对应的模具之型腔内,其包括两个气缸11、一面板13、一托板15和八个大小相同的顶管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多乐精密注塑(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三多乐精密注塑(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9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桑黄规模化人工培养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加油口盒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