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隔振导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79564.0 | 申请日: | 2014-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0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 发明(设计)人: | 林锦源;郭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7/04 | 分类号: | B66B7/04;F16F15/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李国钊 |
| 地址: | 5114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垂直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通过限制由电梯运行产生的加振力来减少电梯轿厢中出现的振动和噪声的电梯隔振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导向装置一般是在导靴安装底座上设置靴台,靴台内设有靴衬,而靴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减振橡胶和至少两个限位螺栓组件,其背面则设置弹簧。靴衬在电梯导轨滑行过程中,通过靴台两侧的减振橡胶和背面的弹簧能实现减振,但由于弹簧容易摇晃,产生疲劳,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减振效果并不显著,影响了电梯的乘坐舒适感。此外,由于靴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限位螺栓组件,当轿厢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偏载时,限位螺栓将会与靴台接触以限制轿厢的进一步位移,但此限位方式使得轿厢产生较大的冲击,甚至会产生异响,从而影响电梯的乘坐舒适性。还有,由于靴衬普遍采用片状结构,使得靴衬在更换时只能逐片取出,不便于现场维保,效率低;而且,靴衬的材质普遍采用尼龙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做,使得靴衬易损易耗,难以满足中高速电梯的应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隔振导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隔振导向装置,包括导靴安装底座,所述导靴安装底座上设有靴台,所述靴台内设有靴衬,所述靴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减振橡胶和至少两个限位螺栓组件;每一限位螺栓组件的限位螺栓的端部设有橡胶衬套,及所述靴台的背面中部设有一防振橡胶。
作为优选,所述减振橡胶和所述防振橡胶均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所述靴台的侧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靴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个限位螺栓组件,且该两限位螺栓组件分别位于同侧减振橡胶上方和下方。
作为优选,每一橡胶衬套端部与所述靴台侧面之间的间隙为1~3毫米。
作为优选,所述导靴安装底座上对应所述防振橡胶设有一固定-预紧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预紧组件由设置在所述导靴安装底座上的连接螺栓和设在所述连接螺栓上的两个螺母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靴衬为由耐磨复合尼龙制成的带筋一体式靴衬。
作为优选,所述靴台的上端部设有油盅托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实现导向装置在多个方向上减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维保简便、成本低等特点,而且靴衬的耐磨性和维保便利性能进一步提高,满足了中高速电梯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导靴安装底座;2—靴台;3—靴衬;31—筋;4—减振橡胶;5—限位螺栓组件;51—限位螺栓;52—限位螺母;53—橡胶衬套;6—防振橡胶;71—连接螺栓;72—螺母;8—油盅托架。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梯隔振导向装置,具有一个导靴安装底座1,所述导靴安装底座上设有靴台2、靴衬3、两个减振橡胶4、四个限位螺栓组件5、一个防振橡胶6、一个固定-预紧组件和一个油盅托架8。
靴衬3为由耐磨复合尼龙制成的带筋31的一体式靴衬,设置在靴台3内,并由设置在靴台3上端部的油盅托架8予以固定。两个减振橡胶4分别通过粘接方式设置在靴台的左右两侧。四个限位螺栓组件5分别设置在靴台的左右两侧,同侧的两个限位螺栓组件5分别位于同侧减振橡胶上方和下方使该减振橡胶予以固定,且调节通过限位螺栓组件的限位螺栓51和限位螺母52,可对减振橡胶施加预紧力;此外,每个限位螺栓的端部均镶嵌有一个橡胶衬套53,而且每个橡胶衬套的端部与所对应的靴台侧面之间的间隙为1~3毫米。防振橡胶6通过粘接方式设置在导靴安装底座1的背面中部,并通过固定-预紧组件予以固定;固定-预紧组件由设置在所述导靴安装底座上的连接螺栓71和螺设在连接螺栓上的两个螺母72组成,通过调节连接螺栓上的两个螺母,可以兑防振橡胶6施加预紧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设置在轿厢外侧壁,使轿厢沿导轨上下运行。当本实用新型收到加振力作用时,靴台两侧的减振橡胶和靴台背面的防振橡胶会继续压缩或释放,利用橡胶的减振性将不同频率的振动源吸收,从而减少了加振力全部传递至轿厢,保证了电梯的乘坐舒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9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透明展示窗
- 下一篇:具辨识吊牌之扣具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