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接式线端连接器及与之配合的板端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9040.1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8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庆福;苏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智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刘葛;郭鸿雁 |
地址: | 261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接 式线端 连接器 与之 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喇叭和电机等电器件与设备线路主板的插接式线端连接器及与之配合用于连接线路的板端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在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电机和喇叭的线路的连接为FPC(软性线路板)和PCB(印制电路板)。现阶段电机和喇叭等产品与线路的连接多采用弹片式、导线式和贴片式。这几种连接方式在于线路连接时均存在一定的问题。连接FPC时,连接一次性的初始成本较高;连接时需要在FPC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一旦损坏很难复原,维修成本也较高;信号的传输能力不强。连接PCB时,同样存在维护成本较高的缺点,而且不易拆装;当电流或者电压等外在因素直接作用于电机或喇叭等电器件上时,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维护方便、导电性能好、使用安全、结构简单的插接式线端连接器及与之配合的板端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插接式线端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加工有若干个凹槽,所述第一通孔与凹槽一一对应并且相通,线缆穿过第一通孔伸入凹槽内部,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配合使用的线端端子和端子承载模块,线端端子上部左右两侧加工有对称的夹持臂,所述夹持臂夹持在线缆中部左右两侧,线端端子下部设置有豁口,豁口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接触点,端子承载模块上部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线缆下部位于定位槽中。
本实用新型一种插接式线端连接器,其中所述线端端子底部向凹槽内侧弯折并插入端子承载模块下部与凹槽下部之间形成的插槽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插接式线端连接器,其中所述线端端子的上部与凹槽左右两侧的内壁为过度配合。
本实用新型一种插接式线端连接器,其中所述凹槽的内侧面与线缆相接触,凹槽与线缆的接触面加工成弧形。
本实用新型一种插接式线端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外侧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限位块,第一壳体左右两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卡槽。
本实用新型一种与插接式线端连接器配合使用的板端连接器,其中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板端端子通过第二通孔伸入第二壳体内部,所述板端端子用于与线端连接器线端端子内的接触点接触。
本实用新型一种板端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限位滑道,所述限位滑道与插接式线端连接器的限位块相配合,第二壳体内部左右两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固定钩,所述固定钩与插接式线端连接器的卡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一种板端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焊接块,所述焊接块与第二壳体安装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凸起,焊接块与第二壳体的安装方式采用过度安装。
本实用新型一种板端连接器,其中所述板端端子与第二壳体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凸起,用于进行过度安装。
本实用新型一种板端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壳体上部的外侧面上加工有缺口。
本实用新型一种插接式线端连接器及与之配合的板端连接器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插接式线端连接器的端子承载模块上部设置的定位槽配合第一壳体顶部的第一通孔将线缆的位置固定,使线端端子能够准确的加持在线缆中部,并与芯线相接触,保证了导电性能良好。线端端子下部的豁口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接触点,插接式线端连接器及与之配合的板端连接器通过线端端子与板端端子配合插接,保证板端端子可以与线端端子的接触点充分接触,实现良好的导电性能。本实用新型在电器件与线路连接的方式上采用插接件式,结构稳定,不易损坏,能够有效避免因电流或者电压等原因造成电器件的损坏,同时后期维护和拆卸都十分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插接式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接式线端连接器及与之配合的板端连接器组转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接式线端连接器及与之配合的板端连接器组装后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接式线端连接器及与之配合的板端连接器的分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接式线端连接器及与之配合的板端连接器另一角度的分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智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潍坊智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9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