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发电及蓄热后二次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8821.9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5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真光;宫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卓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1/02 | 分类号: | F01K11/02;F24H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蓄热 二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及蓄热后二次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一是即发即用,那么在没有阳光的时段,没有电可用;二是用蓄电池储存,但是蓄电池成本高、容量少。
因此,有必要提出有效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及蓄热后二次发电装置,能够在保证家庭用电正常供给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装置,将电能转化成热能,并将热能储存到蓄热装置中,供给用户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光伏发电及蓄热后二次发电装置,包括光伏发电单元、蓄热装置、蒸汽发生器单元和蒸汽轮机发电机单元;
所述光伏发电单元,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输送装置运送到所述蓄热装置;
所述蓄热装置,用于将电能经其电热丝发热,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储存在其固体蓄热材料中;
所述蒸汽发生器单元,用于将所述蓄热装置储存的热能以热风的形式,送入其中,并把水加热,变成蒸汽,驱动所述蒸汽轮机发电机单元发电;
所述蒸汽轮机发电机单元,用于发电以供用户使用。
优选的,所述蓄热装置包括电加热单元、固体蓄热池、绝热保温层和耐高温空气循环离心风机组;
所述电加热单元,由并联的电加热组构成,用于将电能转换为高温热能,与所述固体蓄热池进行热交换;
所述固体蓄热池,由氧化镁砖组成,用于吸收并存储所述电加热单元的热能;
所述绝热保温层,其为密封的结构,用于与外界进行热绝缘;
所述耐高温空气循环离心风机组,用于为所述光伏发电机蓄热后二次发电装置其内的高温换热循环空气提供动能。
优选的,所述电加热单元中并联的电加热组的形状为带状或圆条状。
优选的,所述蓄热装置还包括蓄热开关,用于控制蓄热的开启或关闭。
优选的,所述蓄热装置还包括风速开关,用于调节所述风机将所述固体蓄热池氧化镁砖存储的热能吹出的速度。
优选的,所述蓄热装置为固体蓄热器。
优选的,所述固体蓄热器包括热电偶温度反馈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固体蓄热器的切断或蓄热的处理。
优选的,所述热电偶温度反馈部件受主控CPU的控制,用以控制所述固体蓄热器的切断或蓄热的处理。
优选的,所述固体蓄热器包括高档放热开关和低档放热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固体蓄热器的放热处理。
优选的,所述光伏发电及蓄热后二次发电装置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及蓄热后二次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伏发电及蓄热后二次发电装置,该装置中光伏发电单元利用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直接通过电缆输送到蓄热装置,经过蓄热装置中的电热丝发热,变为热能储存在蓄热装置的固体蓄热材料中,当需要用电时,即可开启风机,把储存的热能以热风的形式,送入蒸汽发生器中,把水加热,变成蒸汽,驱动蒸汽轮机发电机单元发电,供给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发电及蓄热后二次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发电及蓄热后二次发电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及蓄热后二次发电装置,包括光伏发电单元、蓄热装置、蒸汽发生器单元和蒸汽轮机发电机单元;
光伏发电单元,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输送装置运送到蓄热装置;
蓄热装置,用于将电能经其电热丝发热,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储存在其固体蓄热材料中;
蒸汽发生器单元,用于将蓄热装置储存的热能以热风的形式,送入其中,并把水加热,变成蒸汽,驱动蒸汽轮机发电机单元发电;
蒸汽轮机发电机单元,用于发电以供用户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卓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卓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88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耦接至发动机的排放控制系统
- 下一篇:隧道除尘清洁自动喷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