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淤泥专用挖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7967.1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8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钟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澳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40 | 分类号: | E02F3/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1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淤泥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淤泥专用挖斗,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挖掘机挖斗是挖掘机的重要部件,与挖掘机的作业能力密切相关,当前挖掘机所使用的挖斗,多使用特定形状的斗齿、以一定的数量固定在挖斗唇板的边沿。普通挖斗在挖掘粘度和湿度较大的土壤或淤泥时,挖斗的内壁会附着粘带较多的土壤,影响作业,挖斗在切入土壤的过程中也会比较费力 ;且挖掘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水排出,使挖斗在清理淤泥时内部盛水较多,还会有较粘稠的淤泥粘在挖斗内,使得挖斗的有效容积变小,不仅空耗能源,而且还会降低工作效率。
申请号为201320216266.0《挖斗及挖掘机》公开了一种挖斗,挖斗包括两个侧板,固定在两个侧板弧面边之间的底板,固定在底板一侧边上的唇板,以及固定在唇板上的斗齿,所述唇板靠近所述底板形成的斗底处,所述斗齿从所述唇板沿所述侧板的弧面边的延伸方向延伸至超出所述侧板的所述开口边。该发明虽然能及时流出水分,且内部的土壤容易脱落,但是在挖斗的有效容积小,且在挖掘机转移过程中容易流失淤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淤泥专用挖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淤泥专用挖斗,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和斗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连接在底板的左侧和右侧,斗齿通过齿座连接在底板的前端,所述左侧板向左倾斜,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95°-100°,所述右侧板向右倾斜,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95°-100°,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开有贯通孔,所述左侧板上贯通孔的位置高于左侧板高度的1/2,所述右侧板上贯通孔的位置高于右侧板高度的1/2;所述底板上涂覆有一层不粘涂料。
所述的一种淤泥专用挖斗,所述斗齿之间设置有挡块,挡块通过螺钉与底板相连,且挡块的长度为斗齿长度的0.4。
所述的一种淤泥专用挖斗,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一体成型,其连接处光滑、无间隙。
所述的一种淤泥专用挖斗,所述左侧板焊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贯通孔的下方。
所述的一种淤泥专用挖斗,所述右侧板焊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贯通孔的下方。
所述的一种淤泥专用挖斗,所述贯通孔为圆形,其孔径为40-50mm。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挖斗尤其适合用来挖掘淤泥,挖斗的左侧板向左倾斜,右侧板向右倾斜,与底板构成了一个容积较大的空腔,且形成一个斜面,方便淤泥进入挖斗,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贯通孔能够排出淤泥上层的水分,底板上涂覆有一层不粘涂料可以保证淤泥顺利从挖斗中倒出,避免降低挖斗的有效容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左侧板,2、右侧板,3、底板,4、斗齿,5、齿座,6、贯通孔, 7、加强板,8、涂层,9、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淤泥专用挖斗,包括左侧板1、右侧板2、底板3和斗齿4,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2分别连接在底板3的左侧和右侧,斗齿4通过齿座5连接在底板3的前端,所述左侧板1向左倾斜,与底板之3间的夹角为95°-100°,所述右侧板2向右倾斜,与底板3之间的夹角为95°-100°,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2上均开有贯通孔6,所述左侧板1上贯通孔6的位置高于左侧板1高度的1/2,所述右侧板2上贯通孔6的位置高于右侧板2高度的1/2;所述底板3上涂覆有一层不粘涂料8。
所述斗齿4之间设置有挡块9,挡块9通过螺钉(未示出)与底板相连,且挡块9的长度为斗齿4长度的0.4。所述左侧板1、右侧板2和底板3一体成型,其连接处光滑、无间隙。所述左侧板1焊接有加强板7,所述加强板7位于贯通孔6的下方。所述右侧板2焊接有加强板7,所述加强板7位于贯通孔6的下方。所述贯通孔6为圆形,其孔径为40-50mm。
在挖掘过程中,淤泥会对斗齿4产生作用力,挡板9对斗齿4起一个支撑作用,减少淤泥对斗齿4的冲击;左侧板1、右侧板2和底板3一体成型,可以增加强度,加强板7也是增加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强度;贯通孔6为圆形,易制作,孔径太小容易被淤泥堵住,太大则淤泥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澳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澳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79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线管型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工地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