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仰式长蛇灸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6980.5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0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于蓝;隋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蓝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晓波 |
地址: | 264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仰式长蛇灸 治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仰式长蛇灸治疗装置,属于中医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长蛇灸是指在患者脊椎沿线进行长距离熏灸的一种疗法。该疗法由于灸治时间长,灸治面积大,对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疗效。目前的长蛇灸灸治方法是让患者俯卧,在患者脊椎沿线铺上阻燃物,之后在阻燃物上方铺设艾绒,再将其点燃,从而对患者进行熏灸。由于艾绒燃烧后会变为艾灰,在灸治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定期将艾灰去除,并更换新的艾绒,工作过程较为繁琐。当患者身体移动时,点燃的艾绒有可能落在患者皮肤上,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仰式长蛇灸治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仰式长蛇灸治疗装置,包括灸治台;所述灸治台上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下方设有长方体容器、第一电机、直杆、第二电机、刷毛杆以及上下设置的从动滚轮和主动滚轮;所述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上环绕设置有皮带;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驱动主动滚轮转动;所述长方体容器顶部为敞口,长方体容器内部设有托板,长方体容器侧部竖直设有长条形开口;所述皮带上设有活动块;所述条形板的一端与活动块连接,条形板另一端从长条形开口伸入长方体容器,并与托板底部连接;所述刷毛杆与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并设于长方体容器敞口上方;所述刷毛杆侧部设有刷毛。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采用直流无刷电机。
作为方案优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个用于控制第一电机转速和转向的电机控制器。
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仰卧的方式从患者下方进行长蛇灸,避免艾绒掉落在患者身体造成烫伤,具有较好的使用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能自动将新艾绒缓慢推向长方体容器顶部,同时将燃尽的艾灰扫离,实现了自动换艾绒的功能,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标号名称:1、灸治台;2、矩形开口;3、长方体容器;4、托板;5、主动滚轮;6、从动滚轮;7、第一电机;8、皮带;9、活动块;10、条形板;11、长条形开口;12、第二电机;13、刷毛杆;14、刷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地介绍: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灸治台1;所述灸治台1上设有矩形开口2;所述矩形开口2下方设有长方体容器3、第一电机7、直杆10、第二电机12、刷毛杆13以及上下设置的从动滚轮6和主动滚轮5;所述主动滚轮5和从动滚轮6上环绕设置有皮带8;所述第一电机7输出轴驱动主动滚轮5转动;所述长方体容器3顶部为敞口,长方体容器3内部设有托板4,长方体容器3侧部竖直设有长条形开口11;所述皮带8上设有活动块9;所述条形板10的一端与活动块9连接,条形板10另一端从长条形开口11伸入长方体容器3,并与托板4底部连接;所述刷毛杆13与第二电机12输出轴连接,并设于长方体容器3敞口上方;所述刷毛杆13侧部设有刷毛14。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个用于控制第一电机7转速和转向的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可采用欣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型号为HHD7-G的电机正反转控制器。
所述第一电机7采用直流无刷电机,用于驱动主动滚轮5转动,从而带动皮带8转动,设于皮带8上的活动块9会随皮带8一起上下运动,同时,与活动块9相连接的条形板10也随活动块9一起运动并带动托板4运动,这样一来,医务人员通过控制第一电机7正反转,就可以对托板4升降进行控制。
所述长方体容器3的底面呈长条状,本实施例中,长方体容器3的长、宽和高分别为300mm、20mm和400mm。
治疗时,患者仰卧在灸治台1上,患者脊椎对着矩形开口2下方的长方体容器3,医务人员先通过电机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7反转,使托板4运动至长方体容器3底部,之后,医务人员将艾绒充入长方体容器3中,然后将敞口处的艾绒点燃,再通过电机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7缓慢正转,使托板4缓缓上升,同时将第二电机12与电源接通,第二电机12通电时带动刷毛杆13转动。长方体容器3敞口处的艾绒点燃时,透过矩形开口2对患者脊椎沿线进行熏灸,长方体容器3敞口处燃尽的艾灰会被缓缓上升的托板4顶出,而下方新点燃的艾绒会不断上升到长方体容器3顶部,从而持续对患者进行熏灸,敞口上方的刷毛杆13转动时会带动刷毛14将被顶出的艾灰扫离,以防止艾灰对熏疗效果产生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蓝,未经于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69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