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隔音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6272.1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7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云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隔音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建筑用隔音墙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微孔板为具有密布微孔的板材,每平方米的板材约分布15万~60万个微孔,微孔板面朝向声音来源,声波撞击微孔板后,微孔分解声波从而衰减声波的强度,达到吸音的效果。随着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对于噪音污染也相当地重视,现今隔音板普遍地使用于高速公路或铁路周围,随着科技的进步车辆运行的速度更快,而造成的噪音也相对更大,因此现有技术的隔音板的隔音效果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现有技术的隔音墙结构为在于板体内隔上一层吸音棉,进一步吸收强度衰减的声波,但该种隔音墙装设于室外遇下雨时,雨水经由微孔流入该箱体内,浸湿吸音棉使吸音棉变形,而且海棉长期使用还有老化的质变状况,皆会影响吸音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隔音墙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隔音墙的隔音效果不理想以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用隔音墙结构,包括有多个墙柱和多个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相邻连接,设置于所述墙柱之间;所述隔音板包括:一主体,具有一背板,以及一隔音面板,且连接在所述背板上,所述隔音面板与背板之间包围封闭形成一第一空间;至少一隔音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并连接在所述主体上,用以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出一个以上第二空间;所述隔音板的隔音面板形成一隔音墙面。
所述隔音面板为微孔面板。
所述微孔面板包括一第一表面及相对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多个第一线型槽,各所述第一线型槽呈平行排列,且由所述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的方向呈渐缩状,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凹陷槽,所述第一凹陷槽对应所述第一线型槽设置有相同数量,所述第一线型槽与所述第一凹陷槽相互贯通形成多个第一微孔。
所述第二表面面向所述第一空间。
所述隔音隔板为微孔隔板。
所述微孔隔板包括一第三表面及相对所述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设有多个第二线型槽,各所述第二线型槽呈平行排列,且由所述第三表面朝向第四表面的方向呈渐缩状,所述第四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凹陷槽,所述第二凹陷槽对应所述第二线型槽设置有相同数量,所述第二线型槽与所述第二凹陷槽相互贯通形成多个第二微孔。
所述第四表面面向所述第二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隔音墙结构设计合理,声波的强度经过隔音面板衰减后,进入第一空间内反射,进一步碰撞隔音隔板后再度衰减进入第二空间,由于隔音面板与隔音隔板多次折减声波的强度,并通过封闭的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包围声波使其于空间内重复反射及衰减,进而达到隔音吸音的效果,且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隔音效果具有进一步的提升。另外,隔音隔板为刚体结构分隔出第二空间,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吸音棉受雨水浸湿变形及质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音墙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音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音板的立体组合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音板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孔面板的微观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孔面板的微观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孔隔板的微观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孔隔板的微观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用隔音墙结构,包括有多个墙柱51和多个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相邻连接,设置于所述墙柱51之间;所述隔音板包括:一主体1,具有一背板2,以及一微孔面板3,连接在所述背板2上,所述微孔面板3与背板2之间包围封闭形成一第一空间A;至少一微孔隔板4,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A内,并连接在所述主体1上,用以将所述第一空间A分隔出一个以上第二空间B。为了制造的便利性,所述背板2又包括有在相对二侧的二侧板21。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孔隔板4包括有一第一微孔隔板41及一第二微孔隔板42,两者剖面呈渐缩状,且各分别隔出第二空间B,所述微孔面板3设有至少一凹入部31。所述隔音板的微孔面板3形成一隔音墙面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云,未经陈志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62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