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催化剂净化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5416.1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4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石宝珍;郭俊辉;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京润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26 | 分类号: | B01J8/26;B01J3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净化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再生剂净化冷却器,特别是适用于石油烃类或醇类原料催化反应中催化剂的控制和催化剂降温、净化的一种催化剂净化冷却器。
背景技术
在催化裂化以及甲醇制烃类产品工业装置中,经常设置催化剂取热器,取出反应或再生过程的过剩热,或降低再生剂温度,也常常用外取热器冷却再生剂,然后送入反应器。
由于催化剂流动必须有气体使其流化,外取热器的催化剂携带一定氧气和再生烟气,这部分氧气进入了反应器与反应介质发生反应,存在着进入反应器的氧气会影响产品;来自再生催化剂携带的烟气加大富气压机负荷,增加能耗。在甲醇制烯烃过程中,再生剂携带的烟气或氧气影响产品气体分离的效率,需要防止再生剂携带不凝气进入反应器;反应后的待生剂携带产品气,直接进入再生剂产品气燃烧,降低了产品气的收率,需要防止产品气随催化剂循环进入再生器,一般设置独立的汽提段。
此外,催化剂取热往往用来发生蒸汽,汽水分离要在汽水分离器(又称汽包)中进行。实现汽水分离,往往需要用大量的管道和阀门与远离外取热器的汽包相连,导致热损失加大而降低热效率,还增加了钢材用量和投资;另外,由于汽包安装在10米以上的高空,需设置相应的汽包框架平台和管架,占地多,投资大,有的还需要电能来维持正常的水循环,降低了运行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实现催化剂取热和携带气体的净化的设备,以解决来自外取热器的催化剂携带气体及汽水分离远离外取热器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催化剂净化冷却器,由三部分组成:上部设置一个汽水分离器,中部设置催化剂取热器,下部直接设置一个汽提器,实现汽水分离器、催化剂取热冷却、催化剂汽提三者一体化。同时在催化剂净化冷却器设置一个催化剂进口管,一至三个催化剂出口管。
具体的方案为催化剂净化冷却器由中部的取热单元、上部的汽水分离单元、下部的汽提单元、催化剂进出管组成。取热单元对气固流化床中过剩热量进行取热,汽水混合物在分离单元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的蒸汽由蒸汽出口引出待用,汽提单元可有效的置换出催化剂从再生器或反应器携带的气体,由气体出口引出。再生器或反应器中有多余热量的催化剂由催化剂进口管进入催化剂净化冷却器中间取热单元,由取热单元换热管进行降温;换热管中水汽混合物进入上部汽水分离单元进行分离;降温后的催化剂进入下部的汽提单元,置换出催化剂中携带的气体,从而达到催化剂降温、净化及控制的目的。催化剂经净化冷却后分一至三个出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再生剂净化冷却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催化剂取热冷却、汽水分离器及汽提器三者一体化,节省了空间、管线布置、平台布置、占地、阀门等,节约能源,方便安装、操作。
2、催化剂净化冷却器下部的汽提器可有效的置换出催化剂中的气体,从而达到再生剂净化的目的。
3、冷却净化后的催化剂进入反应器或再生器,实现催化剂的循环。
附图说明
图1 再生剂净化冷却器
图中:1、汽水分离单元,2、取热单元, 3、汽提单元,4、催化剂进口管,5、6、7、催化剂出口管,8、催化剂冷却及汽提气体出口,11、蒸汽出口,12、水进口,21、换热管,22、流化气体分布器,23、流化气体入口,31、汽提蒸汽进口,32、汽提蒸汽分布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实质,但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内容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施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实用新型催化剂净化冷却器,由中部的取热单元2、上部的汽水分离单元1及下部的汽提单元3组成。催化剂由催化剂进口管4进入催化剂净化冷却器中间取热单元2,由取热单元2换热管21进行降温;换热管21中水汽混合物进入上部汽水分离单元1进行分离,分离出的蒸汽由蒸汽出口11引出待用;降温后的催化剂进入下部的汽提单元3,置换出催化剂中携带气体,由气体出口8引出,从而达到对催化剂降温、净化及控制的目的;催化剂经净化控制后分1至3路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京润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京润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54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