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含油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2946.0 | 申请日: | 2014-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3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江林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F16C3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600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含油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特别是一种新型含油轴承。
背景技术
含油轴承,即多孔质轴承,以金属粉末为主要材料,常用材料有:铜粉末、铁粉末、铁铜粉末,采用粉末冶金法制作的烧结体,其本身就是多孔质的,而且具有在制造过程中可较自由调节孔隙的数量、大小、形状及分布等。含油轴承在非运转状态,润滑油充满其孔隙,由于含油轴承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润滑油的热膨胀系数,工作时,润滑油从含油轴承的孔隙中被挤入摩擦面,停止工作时润滑油又随温度下降被吸回含油轴承的孔隙内。含油轴承具有成本低、能吸振、噪声小、在较长工作时间内不用加润滑油等特点,特别适用于不易润滑或不允许油脏污的工作环境。孔隙度是含油轴承的一个重要参数。在高速、轻载下工作的含油轴承要求含油量多,孔隙度宜高,润滑性能好,但耐磨性能低;在低速、载荷较大下工作的含油轴承要求强度高,孔隙度宜低,耐磨性能好,但润滑性能差。用铁粉末制成的含油轴承工作时,还容易与转动连接在含油轴承内的钢轴发生胶合现象。当使用铜粉末制成的含油轴承耐磨性可以大大提高,由于含油轴承的轴承圈内的孔隙度低,含润滑油量比较少,导致其润滑性能低,生产成本也高,利润也低。
现有技术中,用金属粉末制成的含油轴承其强度低于金属浇铸制成的非含油轴承强度,由于非含油轴承的孙隙度很低,使非含油轴承具有很高的耐磨性,但是在孔隙度很低的情况下,非含油轴承圈上所含的润滑油量是很少的,甚至没有,从而影响了非含油轴承的润滑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耐磨性和润滑性能好、强度高、不易发生胶合现象的新型含油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完成的,新型含油轴承,包括有金属粉末制成的轴承圈和轴承孔组成,还包括有比轴承圈孔隙度低的双金属板制成的内圈,内圈设在轴承圈与轴承孔之间,双金属板由内外两层组成。
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双金属板的内层为铜金属层。
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双金属板的外层设为钢板层。
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内圈上均布有孔。
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内圈与轴承圈之间通过燕尾设在燕尾槽内的形式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孔为方孔、棱形孔或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由本实用新型轴承圈内的孔隙度高,其耐磨性相对来说比较低;当内圈为金属粉末制成的孔隙度低的内圈时,设在内圈的内层为铜金属层,由于铜的耐磨性能好,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耐磨性。由于轴承圈内含有大量的润滑油,在运转过程中,轴承圈内的润滑油可以通过内圈进入到摩擦面,保证本实用新型有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因此说,二者结合起来,在减少用铜量而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还能提高其耐磨性和润滑性。由于铜比较软,在铜与钢轴转动过程中不易发生胶合现象。当内圈用浇铸轧制而成的双金属板时,轴承圈内所含的润滑油可以通过设在内圈上的孔进入到摩擦面进行润滑,再加上铜的耐磨性,从而可以实现提高含油轴承强度的基础上,保证其润滑性和耐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用新型的内圈上设有圆孔实施例的内圈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用新型的内圈上设有棱形孔实施例的内圈展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含油轴承,包括有金属粉末制成的轴承圈4和轴承孔1组成,还包括有比轴承圈孔隙度低的双金属板制成的内圈,内圈设在轴承圈4与轴承孔1之间,双金属板由内层2和外层3组成。双金属板可以采用金属粉末材料烧结制成,也可以先浇铸再轧制而成。
为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耐磨性,将双金属板的内层2设为铜金属层。
为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强度,将双金属板的外层3设为钢板层。
为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性能,使轴承圈内的润滑油更顺利的进入到摩擦面,在内圈上均布有孔5。如图5、图6所示,可将内圈上的孔5设为方孔、棱形孔或圆孔。当内圈用金属粉末材料烧结制成时,孔5直径要大于轴承圈4内的孔隙直径。
为防止内圈与轴承圈之间发生相对旋转滑动,如图3、图4所示,所述内圈与轴承圈之间通过燕尾设在燕尾槽内的形式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江林,未经王江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29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医疗床
- 下一篇:一种用于带车轮的机动车辆的金属对金属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