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路水平旋转式起重永磁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2885.8 | 申请日: | 2014-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2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雷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艳 |
主分类号: | B66C1/04 | 分类号: | B66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4100 湖南省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路 水平 旋转 起重 永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永磁铁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磁路水平旋转式起重永磁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自卸式起重永磁铁(专利号:200420035640.8、专利号:200420035639.5)是靠磁本体上的左右两组吊攀上下提升,分别带动对应的棘爪与棘轮组旋转,并带动侧面磁极链轮旋转,再带动侧面磁极的固定角度循环旋转,从而使磁路相互抵消或者叠加的状态来实现吸料、卸料依次循环。其主要缺点:
1、由于棘轮不能锁定,在吸吊能力达到极限时,磁力会推动棘轮自动旋转卸料,存在非常大的安装隐患;
2、容易出现左右两组棘轮、棘爪不同步,出现左边旋转,右不旋转现象,而影响使用性能;
3、磁路侧面旋转,需要非常多的磁轭组成,加工粗度要求高,维护、组装困难;
4、在吸吊并列的多根方形钢坯时,旋转磁芯长度要求较长,侧面旋转式磁轭、旋转磁极加工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地在于提供一种磁路水平旋转式起重永磁铁,从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主要由机械转动部份、磁系本体、控制装置三大部份组成,其特征是:所述机械转动部分的吊环装在带钩吊杆上,带钩吊杆在吊杆导轨内滑动,带钩吊杆滑动时带动左右吊攀与大锥齿轮旋转,并传导到小锥齿轮水平旋转,再经滚子链条传动至磁系本体内的多个旋转磁轴旋转;所述磁系本体部份的磁系本体由外侧导磁体Ⅰ与内导磁体及外侧导磁体Ⅱ经不导磁连接块焊接而成,其磁系本体内装有多个旋转磁轴,每个旋转磁轴由旋转轴头与中部装有永磁块的上下半月形导磁体及下轴头焊接而成;所述控制装置由安装在磁系本体上的自弹装置与挂钩组成,利用带钩吊杆的每个提升或下降来控制挂钩的脱钩或钩挂,从而控制起重永磁铁的吸铁或卸铁两种状态的循环。
吸铁状态:吊环与带钩吊杆下降到底部,迫使挂钩脱钩及自弹装置回缩锁定,吊环与带钩吊杆再向上提升,带动左右吊攀与大锥齿轮旋转,并传导到小锥齿轮水平旋转,再经滚子链条传动至磁系本体内的多个旋转磁轴旋转,当每个旋转磁轴内的永磁块S极面与N极面都同一个面时,起重永磁铁底产生磁场,达到吸铁状态。
卸铁状态:吊环与带钩吊杆再下降,带动左右吊攀与大锥齿轮旋转,并传导到小锥齿轮水平旋转,再经滚子链条传动至磁系本体内的多个旋转磁轴旋转,带钩吊杆下降到底部时迫使推动挂钩与自弹装置弹出,再往上升时,带钩吊杆与挂钩钩挂,此时每个旋转磁轴内的永磁块S极面与N极面刚好旋转90度,S极面与N极面的磁路经过上下半月形导磁体及磁系本体导通,起重永磁铁磁路内部闭合,对外不显示磁性,达到卸铁状态。
作为一种改进,为增强磁场,磁系本体中每个旋转磁轴内上下半月形导磁块中部的永磁块侧面对应增加一组固定永磁块,当每个旋转磁轴内的永磁块与侧面固定永磁铁的S极面及N极面在同一面时,起重永磁铁底部产生磁性,达到吸铁状态;当每个旋转磁轴内的永磁块旋转180度后,与侧面固定永磁铁的S极面及N极面不在同一面,两组永磁铁的S极与N极相互导通,磁路相互抵消,起重永磁铁底部不显示磁性,达到卸铁状态。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磁系本体部份的旋转磁轴旋转,由电机带动或者液压传动或者气压传动或者其它机械方式使旋转磁轴旋转。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没有采用棘轮,克服了原老式起重永磁铁磁力会推动棘轮自动旋转卸料的安装隐患及左右两组棘轮不同步现象;磁极转换的旋转面在水平面上,磁轭可以整体焊接后镗旋转磁轴孔,比原老式起重永磁铁由多个磁轭拼装加工时间可节省50%以上,且旋转磁轴长度较短,加工难度也大大降低,在吸吊长的方坯时也不存不能加工的问题,是一种非常合理的磁力吊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吸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卸铁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1的“A-A”剖视图(吸铁状态)。
图6为图4的“B-B”剖视图(卸铁状态)。
图7为图1的“A-A”剖视图(磁力加强后的吸铁状态)。
图8为图4的“B-B”剖视图(磁力加强后的卸铁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艳,未经雷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28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筒形零件的起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低容量电池注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