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柱面与石材幕墙间隔挂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1874.8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1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蔡冲;马建;贺颖;邱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小伍;李红卫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柱面 石材 幕墙 间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幕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柱面与石材幕墙间隔挂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幕墙施工中,当遇到石材幕墙完成面与钢筋混凝土构造表面的间距为50mm时,工程中常见的方法是:在具有角钢的部位采用挂件,50mm的部位采用无固定点的方式,在石材端部采用插销直接插到窗户立柱上。这种方法的缺陷是:严重破坏了窗户的立柱,悬挑数量较多时插销直接插入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不稳定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和安全可靠的混凝土柱面与石材幕墙间隔挂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柱面与石材幕墙间隔挂装结构,包括石材块、相邻的混凝土构造和窗体,所述混凝土构造上通过化学锚栓固定有“L”形干挂件,“L”形干挂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竖壁和横壁,竖壁上设有与化学锚栓相应的调节孔,横壁端部分别向上、向下设有上卡爪和下卡爪,上卡爪和下卡爪分别与竖壁相平行;石材块上下两个边沿设有卡槽,石材块通过上卡爪和下卡爪与卡槽的配合间隔挂装在混凝土构造表面。
所述石材块与窗体之间、上下两石材块之间、垂直相交的两石材块之间均填充有泡沫棒,泡沫棒外部填充有耐候密封胶层。
所述混凝土构造一侧面固连有由纵向布置的槽钢和水平设置的角钢构成的框架,角钢上设有通过螺栓固定的“一”形干挂件,“一”形干挂件包括挂件本体和挂件本体上的安装孔,挂件本体端部分别向上、向下设有垂直于挂件本体的上卡爪和下卡爪,上卡爪和下卡爪通过卡槽与石材块相挂装。
所述卡槽内填充有包覆在“L”形干挂件的上卡爪和下卡爪上、“一”形干挂件的上卡爪和下卡爪上的环氧树脂AB胶层。
所述石材块内侧面与混凝土构造外表面或者框架外轮廓的间距为20mm-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包括石材块、相邻的混凝土构造和窗体,所述混凝土构造上通过化学锚栓固定有“L”形干挂件,“L”形干挂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竖壁和横壁,竖壁上设有与化学锚栓相应的调节孔,横壁端部分别向上、向下设有上卡爪和下卡爪,上卡爪和下卡爪分别与竖壁相平行;石材块上下两个边沿设有卡槽,石材块通过上卡爪和下卡爪与卡槽的配合间隔挂装在混凝土构造表面,其结构简单,适用于石材块完成面与混凝土构造表面的间距为50mm的情况,便于实施,操作简便;调节孔为水平方向的长孔,便于水平调节,“L”形干挂件一端通过化学锚栓固定、另一端挂装在石材块上,可保证石材块完成面与混凝土构造表面的间距为50mm时仍能操作,以便消除施工误差。
2、在石材块与窗体之间、上下两石材块之间、垂直相交的两石材块之间均填充有泡沫棒,泡沫棒外部填充有耐候密封胶层,可保证石材幕墙的整体效果,泡沫棒能支撑相邻的石材块,提高结构稳定性,防止石材块走形,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L”形干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侧视图;
图8为图1中“一”形干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9所示的混凝土柱面与石材幕墙间隔挂装结构,其包括石材块7、相邻的混凝土构造1和窗体2,在混凝土构造1的其中一侧面上固连有由纵向布置的槽钢3和水平设置的角钢4构成的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18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