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式医用防撞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7066.4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8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邹懿;茅宇国;李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桑瑞思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18 | 分类号: | E04F1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俊华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医用 防撞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撞带,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医用防撞带。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的医院设计、规划、建造以及使用过程中,对于特定的走廊或房间的墙壁加装防撞带以防止医用推车或病床对墙体造成损伤是最常用、最普遍的设计及技术。
然而,在防撞带的采购及安装过程中,防撞带都是以固定的宽度及高度来制作的,现有医用防撞带的结构如图1所示,防撞带安装后,固定不可调;而医用推车或病床的生产厂家在生产产品时,也是以自己固有的模数或人体工程学范围内的数值进行设计、生产和加工的。因此,在医院的设计者、使用者、推车或病床的生产者之间不能进行有效沟通时,防撞带的具体安装高度便会出现偏差,不能有效得起到应有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现方便且可上下调节的医用防撞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节式医用防撞带,包括与墙面连接的连接配件,与连接配件连接的支撑衬板,以及覆盖于支撑衬板外表面的耐磨撞芯板;其中,支撑衬板可相对于连接配件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衬板相对于连接配件实现上下移动调节的方案包括两个:
其一
连接配件包括通过螺栓与墙面固定的固定板,以及至少两个沿固定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并与其垂直连接的插槽件;在支撑衬板的内表面设有与之固定连接并可插接于插槽件内的插件。
进一步的,支撑衬板呈开口方向朝向墙面的“∏”形,耐磨撞芯板沿支撑衬板的外表面覆盖。
再进一步的,耐磨撞芯板与支撑衬板开口端的连接处向内弯折扣住支撑衬板。
优选的,插件与插槽件的数量相同。需要说明的是,插件与插槽件的数量也可以不同。
其二
连接配件为沿其竖直方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螺纹孔的固定面板。
进一步的,支撑衬板为中部朝向墙面凹陷构成凹槽部的板状结构,在凹槽部底部上设有若干竖直排列的螺纹孔,支撑衬板上的螺纹孔与连接配件上的螺纹孔对应并通过同时穿过二者的螺栓连接。
再进一步的,支撑衬板两端部朝向墙面弯折,耐磨撞芯板两端在支撑衬板两端的弯折处向内弯折构成弯折部,弯折部通过螺栓与连接配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现方便,且调节方式,简单易学、易操作,节省了后期维护的时间与成本。
(2)本实用新型有效得解决了医用推车或病床与防撞带之间的矛盾,可调节式医用防撞带可在一定范围内灵活得调节高度,使医院的使用者可以在更多的范围内选择各式的推车或病床,而不用担心防撞带的安装高度是否合适。
(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而且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为其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上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下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上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下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连接配件,2-支撑衬板,3-耐磨撞芯板,11-固定板,12-插槽件,21-插件,22-凹槽部,23-弯折部;
4-玻璃胶,5-不锈钢防撞带,6-铆钉,7-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医用防撞带,其防撞带可相对于墙面上下移动,故可在一定范围内灵活得调节防撞带的高度,使医院的使用者可以在更多的范围内选择各式的推车或病床,而不用担心防撞带的安装高度是否合适。
具体的说,该可调节式医用防撞带包括与墙面连接的连接配件1,与连接配件1连接的支撑衬板2,以及覆盖于支撑衬板2外表面的耐磨撞芯板3。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通过支撑衬板相对于连接配件的上下移动,实现防撞带高度可调。另一方面,耐磨撞芯板为防撞带的最外层,颜色可自由搭配以实现与使用空间装饰效果的统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桑瑞思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桑瑞思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70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式球形物体捡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呼吸训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