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拔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5703.4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2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钊;付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92 | 分类号: | A61B17/9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赵根喜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德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拔钉器 | ||
1.一种拔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拔钉器包括:
第一钳体(1),具有滑槽部(11)以及形成于其后端部的第一钳柄(12),所述滑槽部(11)中部开设有沿纵向的过孔(111),所述滑槽部(11)两侧开设有相对的滑槽(112),所述滑槽(112)设有限位凸块(113),所述滑槽部(11)的前部开设有锁紧槽(114);
锁紧块(3),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锁紧槽(114),其下端部容置于所述锁紧槽(114)且开设有与所述过孔(111)对应的锁紧孔(33),其上端部露出于所述锁紧槽(114);
滑动部(4),具有端板(41)以及由其两侧向后延伸的两滑板(42),所述端板(41)开设有与所述过孔(111)对应的端孔(411),所述两滑板(42)分别与所述两滑槽(112)滑动卡合,且分别开设有与所述两限位凸块(113)对应的长孔(421);
第二钳体(2),具有相对设置的两连接板(21),所述两连接板(21)后端部相互连接且向后弯曲延伸形成第二钳柄(22),其前端部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两滑板(42)的后端部;以及
连杆(5),两端部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两连接板(21)中部以及所述锁紧块(3)上端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柄(12)后端弯曲形成一回型钩(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部(11)中部位置开设有贯通槽(115),所述滑槽部(11)后端开设有一孔(1151),所述孔(1151)连通于所述贯通槽(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部(11)上横向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锁紧槽(114),所述锁紧块(3)下端部横向凸出形成一凸轴(32),所述凸轴(32)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通孔(11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拔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块(3)上端部向上伸出形成两相对的耳板(31),所述连杆(5)一端部通过一销轴(34)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两耳板(3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孔(33)的孔径大于所述过孔(111)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钉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槽(112)设有凸出于槽底的纵向滑轨(1121),每个所述滑板(42)的相对内侧设有内凹的滑道,所述滑轨(1121)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孔(411)相对向外一端为倒角结构(41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拔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孔(411)相对向外一端开设有滑槽(41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钉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板(42)的后端部及与其对应的连接板(21)的前端部通过一销轴(422)可转动地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柄(12)相对内侧设有第一板簧(122),所述第二钳柄(22)相对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板簧(122)弹性配合的第二板簧(221)。
12.一种拔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拔钉器包括:
第一钳体(6),具有滑槽部以及形成于其后端部的第一钳柄,所述滑槽部中部开设有沿纵向的过孔,所述滑槽部两侧开设有相对的滑槽,所述滑槽部后端部开设有横向贯穿的长孔(611),所述滑槽部的前部开设有锁紧槽;
锁紧块,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锁紧槽,其下端部容置于所述锁紧槽且开设有与所述过孔对应的锁紧孔,其上端部露出于所述锁紧槽;
销轴(7),穿设于所述长孔(611),所述销轴(7)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过孔对应的通孔(72);
滑动部(8),具有端板以及由其两侧向后延伸的两滑板,所述端板开设有与所述过孔对应的端孔,所述两滑板分别与所述两滑槽滑动卡合,所述两滑板后端部分别连接于所述销轴(7)两端部;
第二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连接板,所述两连接板后端部相互连接且向后弯曲延伸形成第二钳柄,所述两连接板的前端部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销轴(7)的两端部;以及
连杆,两端部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两连接板中部以及所述锁紧块上端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57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网监控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感应光纤式井盖开启告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