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5475.0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7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名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6 | 分类号: | F16C11/06;B62D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6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球壳。
背景技术
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从卡尔. 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 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竟然诞生了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 公里/ 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这一百年,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如此惊人。汽车同其它现代高级复杂工具如电子计算机等一样,并非是哪一个人坐在那里发明了的。发明之初的汽车也不是现在之个式样,如果你能见到当时的汽车,你也可能认为这不是汽车呢。汽车的发展也有一个漫长的历程,总的说来,汽车发展史可能分为蒸汽机发明前、蒸汽汽车的问世、大量流水生产汽车开始等三个阶段。目前汽车的工业化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汽车由很多零部件组成,球壳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部件,球壳是用于安装球头销的部件,目前在安装球头销的时候,通常是需要通气,由于球壳底部比较平整,因此通气不是很顺畅,而在装配过程中,通气环节会影响球壳的稳定性,对于安装球头销有影响,甚至是磨损,因此传统结构的球壳对于装配的要求很高,而且装配不稳定,球壳与球头销装配的配合度不是很高,且球头销在内活动,需要较大的承受能力,抗冲击能力差的容易出现球壳破裂,且长时间的磨损需要整体更换,这样不仅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更换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且配合度高,磨损后不需要整体更换的球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壳腔,所述壳腔内设有与壳腔内壁相适配的抵触板,所述抵触板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一端活动设有弹片,所述弹片上设有弹簧固定于定位槽内,所述抵触板一端设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扣于壳体外,所述壳体外一体设有加强环,所述加强环一侧设有三角环与壳体连接,所述三角环与壳体一体连接,所述三角环与加强环一体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壳腔导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本体内设有壳腔,所述壳腔内设有与壳腔内壁相适配的抵触板,并且通过在抵触板上设有定位槽,并且通过定位槽一端活动设有弹片,且弹片上设有弹簧置于定位槽内,通过弹簧的弹力给予弹片一个向外张的力,使弹片能够充分与球头销抵触,通过弹簧的挤压整体保证了与球头销整体的接触,充分的保证球头销装配的配合度问题,并且通过壳体上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壳腔导通,能够利用通风进行排掉底部的空气压力,进一步的达到球头销的装配的配合度问题,并且通过在壳体外设有加强环,以及通过在加强环一侧设置三角环,并且通过三角环与加强环一体连接,加上三角环与壳体一体连接,通过一体连接的方式达到了整体的强度,并且通加强环和三角环两个的配合,使整体的强度得到提升,并且通过在抵触板上设有固定扣扣于壳体外上,便于拆卸和固定,当抵触板磨损后,可以直接更换抵触板,不需要整体更换,减少更换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球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球壳的A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01、壳体;102、加强环;103、三角环;104、通风孔;201、抵触板;202、固定扣;301、壳腔;401、弹簧;501、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球壳,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101内设有壳腔301,所述壳腔301内设有与壳腔301内壁相适配的抵触板201,所述抵触板201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一端活动设有弹片501,所述弹片501上设有弹簧401固定于定位槽内,所述抵触板201一端设有固定扣202,所述固定扣202扣于壳体101外,所述壳体101外一体设有加强环102,所述加强环102一侧设有三角环103与壳体101连接,所述三角环103与壳体101一体连接,所述三角环103与加强环102一体连接,所述壳体101上设有通风孔104,所述通风孔104与壳腔301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名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名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54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线导轨的润滑装置
- 下一篇:吸附式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