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钢管涂层抗振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5459.1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1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从燕;熊春梅;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从燕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95 江西省南昌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钢管 涂层 抗振性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钢管涂层抗振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钢管是目前常用的建筑用材料,建筑钢管外部通常涂有抗腐蚀涂层、防水涂层、耐火涂层,建筑钢管外部的涂层收到振动后容易脱落,因此外部涂层的抗振性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及质量,目前也没有一款专门可以对建筑钢管的外部涂层的抗振性进行测试的装置。
因此,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出一款可以对建筑的钢管外部涂层的抗振性进行测试,保证建筑用钢管涂层的性能和安全的一种建筑钢管涂层抗振性试验装置,正是发明人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钢管涂层抗振性试验装置,对建筑钢管外部涂层抗振性的性能进行测试,保证其使用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钢管抗振性试验装置,其包括拉钩、平动装置、支架、底座、顶紧螺钉、定位套筒,所述底座上端通过支架连接有平动装置,平动装置一端连接有与底座平行的拉钩,所述底座另一端上设置有定位套筒。
进一步,所述定位套筒与底座垂直,定位套筒上设置有与定位套筒垂直的顶紧螺钉。
进一步,所述平动装置包括刻度尺、手柄、连接杆,所述手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平动装置内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拉钩连接,连接杆另一端内部为内螺纹,连接杆带有内螺纹的一端与手柄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刻度尺设置在平动装置外部。
进一步,所述支架与底座垂直连接,支架与底座连接位置通过焊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定位套筒的内径为52mm。
进一步,所述支架的高度为15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对钢管外部的涂层进行抗振性试验,通过抗振性试验掌握钢管外部涂层抗震性能,保证钢管外部的涂层具有良好的抗振性,防止其脱落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平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拉钩;2-刻度尺;3-平动装置;4-手柄;5-支架;6-底座;7-顶紧螺钉;8-定位套筒;9-试件;1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钢管抗振性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拉钩1、平动装置3、支架5、底座6、顶紧螺钉7、定位套筒8,所述底座6上端通过支架5连接有平动装置3,平动装置3一端连接有与底座6平行的拉钩1,所述底座6另一端上设置有定位套筒8。
定位套筒8与底座6垂直,定位套筒8上设置有与定位套筒8垂直的顶紧螺钉7,平动装置3包括刻度尺2、手柄4,所述刻度尺2设置在平动装置3外部,手柄4与平动装置3内侧连接,手柄4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支架5与底座6垂直连接,支架5与底座6连接位置通过焊接连接,定位套筒8的内径为52mm,支架5的高度为1500mm,所述平动装置3内部设置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一端与拉钩1连接,连接杆10另一端内部为内螺纹,连接杆10带有内螺纹的一端与手柄4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候,取一根长1500mm、外径48mm、壁厚4mm的普通无缝钢管试件9,经表面去污防锈处理后,将试件9按产品规定的施涂工艺要求涂覆,从试件9的一端算起,涂覆长度L=300mm,涂层厚度达到3~4mm后,将试件9置于规定的条件下护养,试件养护期满后,将其未涂涂料的一端插入定位套筒8内,拧紧顶紧螺钉7,把拉钩1挂在试件9悬臂端的内壁,通过平动装置3的手柄4施力,拉动试件9悬臂端,使其产生L/200的位移后,突然释放,任其自由振动,观察试件9涂层有无裂纹、起层、脱落等异常情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对钢管外部的涂层进行抗振性设试验,通过抗振性试验掌握钢管外部涂层抗震性能,保证钢管外部的涂层具有良好的抗振性,防止其脱落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从燕,未经刘从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54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