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活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4852.9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7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谢传毅;颜炳辉;赖苑玉;邓志宏;钟小英;程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硕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1 | 代理人: | 尚振东 |
地址: | 51478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废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有效处理生活废水的生活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废水指的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泄的洗涤水。废水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经过处理,大部分都是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了河流等。小城市更严重。大便等一般不直接排入,而是有收集措施。废水中污染物成分极其复杂多样,任何一种处理方法都难以达到完全净化的目的,而常常要几种方法组成处理系统,才能达到处理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生活废水的处理难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处理生活废水的生活废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生活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生活废水池和生活废水沉淀池,所述生活废水池中部设置有一污水管,所述污水管通过一液体泵连接管式超滤膜组的污水吸入管,所述管式超滤膜组的排液管管接在生活废水沉淀池,所述管式超滤膜组的清水管管接清水池;所述管式超滤膜组由并联连接的多个管式超滤膜组成,所述管式超滤膜包括一密封的罐体,所述罐体内由平行的上隔离板和下隔离板分隔成相互密封的上部空间、中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上隔离板和下隔离板对应分布有多个圆孔,所述上隔离板的圆孔大于下隔离板对应位置的圆孔,所述上隔离板和下隔离板对应位置的圆孔都分别由一根烧结超滤管连通,所述烧结超滤管的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所述烧结超滤管的上、下开口分别连通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烧结超滤管管壁与相应的圆孔孔周密封连接,所述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分别设置有进液和排液口,所述中部空间至少设置有一出水口;所述烧结超滤管包括管体和均匀涂布在管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纳米膜;所述生活废水池的底部通过一污泥泵管接一压滤机的,所述压滤机的固体输送到一焚烧塔,所述压滤机的液体输送到生活废水沉淀池。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隔离板和下隔离板之间连接有至少一根支撑柱。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管体为圆管或椭圆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纳米膜为孔隙60nm~80nm、孔隙率50%~80%的PVDF纳米膜。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端开口的面积为下端开口面积的150%。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管体为PE管、PA管或PI管。
本实用新型先将生活废水吸入生活废水池,在生活废水池中进行沉淀,上中部的液体通过液体泵由生活废水池中部的污水管泵出,泵向管式超滤膜组的污水吸入管,在加压的情况下,生活废水流经管式超滤膜组中并联的管式超滤膜内腔,在管式超滤膜中流过时,水和小分子物质从管式超滤膜的膜壁渗出并由清水管收集排入清水池,从管式超滤膜流出的污水由排液管导入生活废水沉淀池,当生活废水沉淀池内的液体超过与生活废水池的分隔壁时,液体流入生活废水池进行再次处理;生活废水池和生活废水沉淀池的底部出口通过一污泥泵泵入一压滤机的内,进行压滤,其中排出的固体废料通过排出管排至焚烧塔焚烧后填埋处理,液体通过回液管排出至生活废水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后再次处理。在管式超滤膜中生活废水从上端开口进入,流过烧结超滤管,从下部排液口排出,生活废水在流经烧结超滤管时,生活废水中的清水从烧结超滤管的管壁渗出,并由出水口回收再利用;因为烧结超滤管的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使得生活废水在流过管孔时,对管侧壁的压力依次增大,由于在流过管孔时,生活废水在其中边流动边过滤,而其浓度是依次增加的,利用逐渐变小的孔径,增大了生活废水对管侧壁的压力,从而抵消了因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过滤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效率高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式超滤膜的纵向剖面视图;
图3是图2的A-A位的剖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烧结超滤管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48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刺用循环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生物流化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