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节水坐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3715.3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1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董人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人铭 |
主分类号: | E03D11/02 | 分类号: | E03D11/02;E03D11/16 |
代理公司: | 通化旺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22205 | 代理人: | 王建民 |
地址: | 10110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节水 坐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洁具,即多功能节水坐便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通用的坐便器下水口端都是水封闭的,其缺点是如厕时粪便掉落,脏水会喷溅到屁股上,很不卫生,又浪费水。并且坐便器出水孔都在前部,冲水经常会冲不干净,需要用毛刷辅助刷洗,很不方便。便后手动冲刷,不方便,不及时,不雅观。本申请人公开过“多功能节水坐便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201320305797.7公开了坐便器底座下水口带有活动封板。活动封板为横置于下水通道上的抽拉封板,抽拉封板后面由弹簧支撑,抽拉封板后面与坐便器盖板传动连接。抽拉封板表面为斜面或斜向设置。用少量的水可以实现冲洗,实现了节水。但是小便后冲洗还是要费水的,还有生活用水得不到利用。由于用水少,坐便器下水管道内污物易残留,容易产生异味,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更加节水,使用效果好的多功能节水坐便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多功能节水坐便器,包括坐便器底座和盖板,坐便器底座前部安装有放水脚踏板,放水脚踏板与进水阀门连接;坐便器底座内侧边周围有环部的喷水管,喷水管上有多个斜向下喷水口,进水阀门出水管与喷水管相通连接;坐便器底座下水口带有活动封板;其特征在于坐便器底座后部有废水回收防臭器,废水回收防臭器上有废水回收管,废水回收防臭器上有尿液废水自动回收管,尿液废水自动回收管另一端与坐便器底座内活动封板上面部位连通,废水回收防臭器出口与坐便器底座内活动封板下面部位连通。
坐便器底座旁边带有洗漱水盆,洗漱水盆下水通过管路与进水阀门的出水管接通连接。将洗漱废水引入坐便器内,特别是小便后借助洗手的废水即可以冲刷,实现节水。洗漱水盆下水管路上连接有废水回收分离器,防止进水阀门打开时候水倒流到洗漱水盆内。
坐便器底座旁边有淋浴积水槽,积水槽下水与废水回收管连通,将淋浴废水用来冲刷坐便器内下水管路,使得减少异味。
废水回收防臭器内有上面过水的间隔隔板,使得盒内始终存有积水,便于稀释尿液。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利用生活废水(洗衣、洗澡废水)冲刷了坐便器内下水管路,减少异味,提高了抽拉封板式坐便器使用效果。2、采用尿液自动引出管路,减少脚踏冲刷次数,同时引入洗漱废水,直接冲刷尿液,更加节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简图。
图3是洗漱水盆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3,零部件名称如下:坐便器底座1,盖板2,放水脚踏板3,封板4,弹簧5,喷水口6,喷水管10,封板踏板11,下水通道12,废水回收防臭器13,废水回收管14,尿液废水自动回收管15,间隔隔板16,进水阀门17,出水管18,洗漱水盆19,废水回收分离器20,废水回收防臭器排水管路21。
参见图1、2,一种多功能节水坐便器包括坐便器底座1和盖板2,坐便器底座1前部安装有放水脚踏板3、封板踏板11,放水脚踏板3与进水阀门连接。坐便器底座1下水口带有活动封板4。坐便器底座1内侧边周围有环部的喷水管10,喷水管10上有多个斜向下喷水口6,形成旋转式冲洗,进水阀门17出水管18的与喷水管10相通连接。坐便器底座1后部有废水回收防臭器13,废水回收防臭器13上有废水回收管14(如接洗衣机),废水回收防臭器13上有尿液废水自动回收管15,尿液废水自动回收管15另一端与坐便器底座1内活动封板4上面部位连通,使得小便尿液、洗漱废水自动排入废水回收防臭器13内,经过废水回收防臭器排水管路21,再返回到下水通道12,废水回收防臭器13出口通过废水回收防臭器排水管路21与坐便器底座1内活动封板4下面部位连通,实现废水冲洗水通道12。废水回收防臭器13(实质是保持一定水位的废水蓄水盒)内有上面过水的间隔隔板16。使得盒内始终存有积水,便于及时稀释尿液和隔绝臭味。尿液废水自动回收管15、废水回收防臭器排水管路21在废水回收防臭器13内的口端插在废水中,隔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人铭,未经董人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37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