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型油田井下打捞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3701.1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3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伟 |
主分类号: | E21B31/20 | 分类号: | E21B3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6202 甘肃省酒泉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油田 井下 打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安全型油田井下打捞器。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中经常有电缆、钢丝绳、录井钢丝等落物落入井内,这就需要专业的打捞工具将落物捞出。打捞器一般端部较为尖锐,在携带和取放过程中,端部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长久不使用,打捞器暴漏在外部,容易被腐蚀生锈,影响打捞器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型油田井下打捞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安全型油田井下打捞器,包括连接座,连接座上部为螺纹接头,连接座下部为打捞杆,打捞杆上安装数个铰接轴,铰接轴上设置活动挂钩,活动挂钩上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打捞杆,螺纹接头上外周安装圆盘座,圆盘座中部开设螺孔,螺孔与螺纹接头配合,圆盘座外周设置保护套,保护套的下端位置低于打捞杆的下部。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保护套下端开设数个通孔,通孔位于同一高度,各个通孔依次穿过一根束紧绳,束紧绳的端部设置固定头。所述的保护套的一侧为开口,开口处相互重叠,其中一边上安装数个阴扣,另一边上安装与阴扣相对应的阳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闲置时,对外部尖锐部分进行保护,避免取放过程划伤工作人员;长久不使用时,将打捞器主体部分与外界隔离,避免腐蚀,有效保护本实用新型,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螺纹接头 2螺孔 3圆盘座 4保护套 5连接座 6打捞杆 7弹簧 8活动挂钩 9铰接轴 10固定头 11通孔 12束紧绳 13阳扣 14阴扣。
具体实施方式
安全型油田井下打捞器,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连接座5,连接座5上部为螺纹接头1,连接座5下部为打捞杆6,打捞杆6上安装数个铰接轴9,铰接轴9上设置活动挂钩8,活动挂钩8上连接弹簧7的一端,弹簧7的另一端连接打捞杆6,螺纹接头1上外周安装圆盘座3,圆盘座3中部开设螺孔2,螺孔2与螺纹接头1配合,圆盘座3外周设置保护套4,保护套4的下端位置低于打捞杆6的下部。本实用新型在闲置时,对外部尖锐部分进行保护,避免取放过程划伤工作人员;长久不使用时,将打捞器主体部分与外界隔离,避免腐蚀,有效保护本实用新型,延长使用寿命。
使用时,将圆盘座3相对螺纹接头1旋转,取下圆盘座3和保护套4。将打捞杆6深入井下,如果井内存在成团落物,活动挂钩5 遇阻缩回打捞杆6,打捞杆6可方便进入成团的落物内,提起时,活动挂钩5在弹簧7的作用下复位,成团的落物并将其打捞上来。
为了将下部进行更好的密封,所述的保护套4下端开设数个通孔11,通孔11位于同一高度,各个通孔11依次穿过一根束紧绳12,束紧绳12的端部设置固定头10。
为了便于对打捞杆6进行检查,如图3所示,所述的保护套4的一侧为开口,开口处相互重叠,其中一边上安装数个阴扣14,另一边上安装与阴扣14相对应的阳扣13。阴扣14和阳扣13配合后,将保护套4侧部闭合;检查时,解开阴扣14和阳扣13,对打捞杆6进行观察。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伟,未经刘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37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井下安全阀
- 下一篇:用于痰火结核瘰疬瘿瘤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