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异型陶瓷的石膏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3365.0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6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蔡理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晋江市佶龙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程捷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异型 陶瓷 石膏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陶瓷生产设备领域,尤其设计一种用于生产异型陶瓷的石膏模具。
背景技术
在日用陶瓷自动化加工过程中,需经历炼泥、切料、滚压成型、干燥、洗坯等工艺流程。切料装置切下的泥坯直接落入石膏模具中,经滚压成型装置滚压呈瓷坯形状后进行干燥,再经由瓷坯转移装置将瓷坯脱模移转至洗坯工序。异型陶瓷由于其线条曲折多样,若使用普通的石膏模具会产生无法脱模的现象,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为保证瓷坯顺利脱模,需要对其进行分模,现有的分模结构如专利号20142001279.4《用于生产异型陶瓷器皿的模具》,其由外模体和四个内模体组成,使用推力弹簧实现内模体的定位,结构较为复杂,脱模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脱模的异型陶瓷专用石膏模具。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生产异型陶瓷的石膏模具,其包括外模、套设于外模内的内模以及与外模底座相匹配的底模,所述内模的上端部为具有向外凸出的边沿结构,所述内模由两个半模拼接而成,所述两个半模的拼接面上设置有形状相适配的榫头和榫孔,两个半模的空腔部分形成瓷坯定形腔。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的上端部设置有提模台阶,瓷坯成型之后方便分模座将内模提起,提升机械取模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的上端部设置有内模定位凹槽,所述外模的上端部设置有形状与卡槽相适配的外模定位凸台,使得内模与外膜能够卡紧,不偏移。
进一步地,所述外模底部设置有与机架的外模固定座的凸起结构紧固配合的外模定位凹槽,保证分模取坯作业时外模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用于生产异型陶瓷的石膏模具采用两个半模拼接形成内模,并设置形状相适配的榫头和榫孔紧固两半模,使二者能够合紧,不偏移,所述内模的上端部位于外模的上端部上方并与外模的上端部卡接的设计便于与分模座配合完成机械脱模。其结构简单,脱模便捷,提高了异型陶瓷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石膏模具的外模、内模、底模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石膏模具的外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石膏模具的内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生产异型陶瓷的石膏模具,其包括外模1、套设于外模1内的内模2以及与外模1的底座相匹配的底模3,所述内模的上端部21为具有向外凸出的边沿结构,所述内模的上端部21设置有内模定位凹槽211,所述外模的上端部11设置有形状与内模定位凹槽211相适配的外模定位凸台111;所述内模2由两个半模22拼接而成,所述两个半模22的拼接面上分别设置有形状相适配的榫头23和榫孔24,两个半模22的空腔部分形成瓷坯定形腔25。所述内模的上端部21设置有提模台阶212;所述外模1底部还设置有与机架上的外模固定座的凸起结构(未图示)紧固配合的外模定位凹槽12。
装配时,先将底模3放置于外模1底部,再将两个半模22的榫头23、榫孔24对准拼接成型,而后套入外模1中,所述外模定位凸台111嵌入内模定位凹槽211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晋江市佶龙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晋江市佶龙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33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级分体陶瓷坯体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轻质墙板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