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件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2724.0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9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军 |
主分类号: | F16L27/12 | 分类号: | F16L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连接装置,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家庭的自来水管路及水龙头之间的管路连接,主要是由一水电施工人员在现场依自来水管路与水龙头的进水管的实际距离进行切管,然后再安装于之间。但是这种施工方式需要使用硬质胶合剂进行管路的连接,且所连接的管路长度,需依赖施工人员的经验及技术,经验及技术不足则可能会造成管路过长或过短,实在有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件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件连接装置,包括一伸缩管、一三通管、一阀芯及一驱动单元。
伸缩管包括一内接管、一接管、一套管、一O型环,接管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其第一端套合内接管,接管的内部连通于内接管的内部,套管套接内接管及接管,内接管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接管的第一端设有一第一外螺纹,内接管的第一端设有一第二外螺纹,套管设有一内螺纹,接管与套管借由第一外螺纹及内螺纹而螺接,且内接管与套管借由第二外螺纹及内螺纹而螺接,O型环设置于内接管的第二端的外围,且接管套合于O型环;三通管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三通管的第一端螺接接管的第二端,一垫圈设置于接管的第二端,然后接管的第二端再连通三通管的第一端;阀芯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阀芯的第一端设置在三通管的第二端内;驱动单元设置在阀芯的第二端,驱动单元为一马达。
套管更包括一固定孔,一螺丝穿过固定孔,用以固定接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使用时,可依自来水管与水龙头的进水管的距离立刻进行调整,减少人为技术上的问题,为使用者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管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示意图1.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件连接装置1,包括一伸缩管2、一三通管3、一阀芯4及一驱动单元5,具体结构如下。
伸缩管2包括一内接管6、一接管7、一套管8、一O型环9,接管7的第一端10套合内接管6,并用以相对内接管6而移动。接管7的内部连通于内接管6的内部,用以传送一流体。套管8套接内接管6及接管7,用以保持内接管6与接管7之间的一预定距离。接管7的第一端10设有一第一外螺纹11,内接管6的第一端12设有一第二外螺纹13,套管13设有一内螺纹14,接管7与套管8借由第一外螺纹11及内螺纹14而螺接,且内接管6与套管8借由第二外螺纹13及内螺纹14而螺接。接管7可借由旋转的方式,再配合接管7的第一外螺纹11与套管8的内螺纹14的螺接,而调整内接管6与接管7之间的不同距离,以达到调整伸缩管2的长度的功效。O型环9设置于内接管6的第二端15的外围,且接管7套合于O型环9,用以当接管7相对于内接管6移动时,可提供接管7与内接管6之间较紧密的套合。套管8更包括一固定孔16,一螺丝17穿过固定孔16,用以固定接管7,以避免接管7相对于套管8而旋转。
三通管3包括第一端18、第二端19及第三端20,三通管3的第一端18螺接接管7的第二端21。可利用一垫圈23设置于接管7的第二端21,然后接管7的第二端21再连通三通管3的第一端18,垫圈23可提供三通管3与接管7之间紧密的螺接。
阀芯4的第一端24设置在三通管3的第二端19内,用以控制第三端20的流体的流量。
驱动单元5设置在阀芯4的第二端25,借由控制驱动单元5而驱动阀芯4,进而控制第三端流体的流量,驱动单元5为一马达。
使用时,伸缩管2的内接管6的第一端12可螺接而连通一自来水管26,三通管3的第三端20连通一水龙头的进水管27,当自来水管26与水龙头的进水管27的距离较近时,伸缩管2具有一第一长度L1,当自来水管26与水龙头的进水管27的距离较远时,借由转动伸缩管2的接管7,而调整内接管6与接管7之间的距离,使伸缩管2变成,而具有一第二长度L2。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制程,即可大量且快速的制造,在使用时,可依自来水管26与水龙头的进水管27的距离立刻进行调整,减少人为技术上的问题,为使用者带来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军,未经张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27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于手动挡汽车的离合分泵
- 下一篇:组合齿圈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