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水复合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1344.5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2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徐先锋;胡正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正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 复合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体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水复合管。
背景技术
当前,由于各种复合管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安装方便快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生活中各领域作为输送管道。上水管、排水管、电线电缆保护管等建筑领域管路中往往采用复合管,在上述使用环境下,要求复合管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耐用性和耐腐蚀性。现有技术中,复合管往往通过采用金属管和塑料管进行复合,利用金属管提高较好的强度,并利用塑料管使得复合管具有较低的重量和耐腐蚀性。但是,目前的复合管往往各层的结合强度上还不够理想,尤其是在变温环境下,由于各层热膨胀系数的不同,导致易发生脱层现象,影响复合管的耐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排水复合管,其抗压能力好和耐蚀性优异,且耐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排水复合管,包括塑料内层、第一弹性层、金属层、第二弹性层和塑料外层,自内向外,塑料内层、第一弹性层、金属层、第二弹性层、塑料外层依次套接,金属层自内向外由铜层和铝层组成,铜层的外表面和铝层内表面具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
优选地,第一凹凸结构由分布在铜层外表面的多条沟槽形成,第二凹凸结构由分布在铝层内表面的多条凸棱形成。
优选地,每条沟槽具有多个凹腔,每条凸棱具有多个凸脊,相互配合的每组凹腔和凸脊的沿复合管径向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或阶梯形。
优选地,第一凹凸结构由分布在铜层外表面的多个凸起形成,第二凹凸结构由分布在铝层内表面的多个凹坑形成。
优选地,相互配合的每组凸起和凹坑的沿复合管径向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或阶梯形。
优选地,第一弹性层厚度:金属层厚度:第二弹性层厚度为(0.03-0.05):1:(0.01-0.03)。
上述排水复合管中,塑料内层和塑料外层可以为复合管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提供良好的抗腐蚀性,金属层使得复合管的机械强度得到提升,第一弹性层、第二弹性层分别可以提升塑料内层与金属层之间、金属层与塑料外层之间在反复热膨胀下的结合性能;将金属层采用铜层和铝层组成,可以通过铝层和铜层的配合,在保持复合管机械性能基础上,降低整个复合管的重量和成本,在铜层的外表面和铝层内表面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可以使得复合管在服役过程中,在管内液体冲刷下,铜层和铝层之间抗轴向剥离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得铜层和铝层之间不易松动,提升复合管的耐用性;因此,可以使得复合管的抗压能力好和耐蚀性优异,且耐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排水复合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金属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排水复合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金属层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正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正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13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复合管
- 下一篇:一种降噪式保温蒸汽输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