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耐火铝合金防水防鼠蚁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1454.3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7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黎川;潘准;曾庆兵;旷治文;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营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28;H01B7/282;H01B7/18;H01B7/02;H01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耐火 铝合金 防水 防鼠蚁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耐火铝合金防水防鼠蚁电线。
背景技术
电缆行业一直在推广以铝代铜,但铝导体线缆在使用中的问题暴露出来,尤其是铝导线接头氧化引发多起火灾,根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统计的火灾事故率,铜导体电线电缆只占铝的1/55,加之铜导体电气性能稳定、抗机械疲劳、耐化学腐蚀等诸多优越性,在应用上就逐渐变成了以铜为主,但是随着全球穷铜富铝的资源现状,铜价是铝价的3倍以上,重量是铝的3.3倍以上,以铝代铜成为必然选择,然而,目前,电工一般用铝作为电线导体,该种电线在使用过程中有较多的缺陷,如接触电阻大、存在蠕变,接线端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产生松动容易引起火灾,不耐油、不耐磨、不防水、不动物啃咬等,即这类电线一旦敷设到阴暗潮湿且接触面粗糙的地方,被动物咬、啃破坏后,电线导体就会进水,从而导致整个线路短路,发生火灾,释放有毒气体,对现场逃生人员和消防救援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耐油、耐火、防水、防鼠蚁并且在发生火灾时释放出无毒气体的环保耐火铝合金防水防鼠蚁电线。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提供一种环保耐火铝合金防水防鼠蚁电线,包括铝合金导体和依次裹覆在铝合金导体外的耐火层、阻水带、环保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
优选地,护套的材质为尼龙12。
优选地,由单根铝合金导体或多股等径铝合金单丝绞合构成。
优选地,耐火层的材质为陶瓷化硅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环保耐火铝合金防水防鼠蚁电线通过在铝合金导体外设置耐火层、阻水带、环保聚氯乙烯绝缘和尼龙12护套,使该电线具有很好的耐油、耐磨、耐火、耐寒、耐高温、防水、防鼠蚁性能,便于敷设在阴暗潮湿等特殊环境中,应用范围得到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环保耐火铝合金防水防鼠蚁电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环保耐火铝合金防水防鼠蚁电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铝合金导体;2、耐火层; 3、阻水带;4、环保聚氯乙烯绝缘;5、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环保耐火铝合金防水防鼠蚁电线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铝合金导体1,铝合金导体1的外部依次设有耐火层2、阻水带3、环保聚氯乙烯绝缘4和护套5;护套的材料为尼龙12;耐火层2的材质为陶瓷化硅橡胶;铝合金导体是由单根铝合金导体构成。
铝合金导体1具有较高的抗蠕变性、耐腐蚀,且重量比铜轻,价格比铜便宜,资源丰富;耐火层2具有在燃烧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定的绝缘性能;阻水带3具有很好的阻水性能和机械性能,增加电线的防水阻水功能;环保聚氯乙烯绝缘4具有较强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并且在电线燃烧时不会释放出有毒气体,避免了二次伤害,并且不含有铅、镉、汞、六价铬、多溴二苯醚和多溴联苯这六种有害物质,更环保;尼龙12材料具有耐磨、耐油、耐寒、耐腐蚀、耐高温,并且尼龙12材料的邵低硬度超过D70,具有较强的韧性,是很好的防鼠蚁材料。
实施例2
参见图2,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环保耐火铝合金防水防鼠蚁电线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铝合金导体1,铝合金导体1是由多股等径铝合金单丝绞合成相同截面的铝合金导体构成;铝合金导体1的外部依次设有耐火层2、阻水带3、环保聚氯乙烯绝缘4和护套5;护套的材料为尼龙12;耐火层2的材质为陶瓷化硅橡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营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营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14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