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型光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1340.9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9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王星翔;马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华视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放大器,具体涉及光放大器壳体的改进。
背景技术
光放大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对光信号进行放大的产品,根据通信环境的不同,光放大器可能被安装到各种环境中。现有的光放大器的结构大多针对室内安装环境进行设计,但是在通信系统不断发展的今天,根据通信的需要,必须设计出适用于安装在户外的光放大器,由于户外环境较为复杂,雨水以及露水一旦进入光放大器内部,将造成内部器件的损坏,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光放大器的防水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型光放大器,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可以有效地保证雨水或露水进入光放大器内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型光放大器,包括顶部敞口的壳体和对壳体顶部进行封闭的盖板,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光纤出入口,所述盖板形状大小与壳体的顶部相匹配,所述壳体的顶面上沿其侧壁开设有一圈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有厚度大于凹槽深度的密封圈,所述盖板通过其边角处的四个螺钉与壳体连接,所述螺钉位于密封圈的外侧,所述光纤出入口为位于壳体内侧一端的孔径大于位于壳体外侧一端的孔径的圆锥形孔,光纤出入口设置有锥形防水塞,所述锥形防水塞由同轴设置的圆锥部、过渡部和圆盘部组成,圆锥部的锥度与光纤出入口的锥度相同且其大端的直径大于光纤出入口的大端直径,过渡部为锥度大于圆锥部的锥度的圆锥形且其小端与圆锥部的大端相接,过渡部的大端与圆盘部相接,过渡部的小端直径与圆锥部的大端直径相同,过渡部的大端直径小于圆盘部的直径,锥形防水塞上具有贯穿锥形防水塞的光纤容纳孔,所述光纤容纳孔为与锥形防水塞同轴的圆孔,锥形防水塞径向分割成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半塞体,光纤容纳孔被分割成两个半塞体上的两个半圆槽。
优选的:所述半塞体的内部具有密封空腔。
优选的:所述密封空腔位于锥形防水塞的圆锥部和过渡部。
优选的:所述密封空腔远离过渡部的一端采用圆弧倒角。
前述任意结构都可以进一步优选的:两个半塞体的相对平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件与卡槽。
优选的:每个半塞体上同时设置数量相同的卡件和卡槽,同一个半塞体上的卡件和卡槽以锥形防水塞的轴线为中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每个半塞体上的卡件为两个,分别位于半塞体的两端部。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面设置有供螺钉旋入的自攻螺钉孔,自动螺钉孔的内壁具有防裂槽。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面具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和盖板之间的空隙处采用密封圈结构进行密封防水,在光纤出入口处采用锥形防水塞进行密封防水,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可以有效地保证雨水或露水进入光放大器内部。其中,锥形防水塞采用两个半塞体拼合而成,适用于壳体上呈整体结构的光纤出入口,能够有效地对光纤与光纤出入口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防止雨水或者露水从光纤出入口与光纤之间的间隙处进入光放大器内部,有效地实现了光放大器的光纤出入口处的防水,保护光放大器内部的元器件不会因为进水而受到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光纤出入口所在侧壁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半塞体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半塞体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半塞体的仰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半塞体的主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半塞体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半塞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9所示的,一种防水型光放大器,包括壳体1和盖板2,所述壳体1呈顶部敞口的矩形,所述盖板2呈与壳体1顶部匹配的矩形板状,盖板2对壳体1顶部进行封闭。
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的顶面上沿其侧壁开设有一圈凹槽11,在凹槽11内设置有厚度大于凹槽11深度的密封圈4。在壳体1的顶面的四个边角处还分别设置有四个自攻螺钉孔12,四个自攻螺钉孔12均位于凹槽11的外侧,在自动螺钉3孔的内壁具有防裂槽13,防裂槽13为四个,均布于自动螺钉3孔的侧壁。在螺钉3旋入自攻螺钉孔12时,防裂槽13可以缓解螺钉3对壳体1造成的挤压力,避免壳体1由于螺钉3的旋入挤压导致壳体1破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华视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华视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1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