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硝和余热回收一体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1306.1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5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宇;张凤娇;吴巍;赵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苏派能源科技靖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回收 一体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炉,特别涉及一种脱硝和余热回收一体化炉,适用于化工、石化、机械工业炉的设备设计,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化石燃料所造成的污染,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NOx是继S0x之后大气污染的又一主要来源,也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2011年中国环境公报指出NOx排放总量为2404.3万吨;2012年为2337.8万吨,比2011年略有减少,控制和治理NOx污染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为国际上烟气脱硝的主流技术,但设备价格昂贵,投资成本较高,尤其是催化剂,在整个系统初期投资中占30%~60%,且后续催化剂磨蚀和中毒所引起的更换资金更多。由于加装SCR装置,沿程、局部和催化剂本身引起的阻力增大,引风机电耗增大,负压上升,磨损也相应增加,并且散热损失上升,整体效率有所下降。
锅炉内产生的废气,其中包含的废气种类较多,但是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还是含硫及含氮的化合物,这些气体进入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能源利用率只有33%,比发达国家低了10%,余热资源约占总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由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会造成酸雨的大量形成,为了有效地处理污染物保护生态环境,脱硝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一种工业技术,在脱硝后期,脱硝炉内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含有大量热量的烟气从烟囱中排放到大气而未被充分利用,造成锅炉热效率下降,发电煤耗上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脱硝和余热回收一体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硝系统、脱硫系统、余热回收系统,脱硝系统中包括锅炉、空气预热器、脱硝装置;脱硫系统包含脱硫装置;余热回收系统中空压机与热水器相连,热水器与不锈钢循环水塔相连,不锈钢循环水塔通过双层保温水塔与终端使用相连。
所述的脱硝系统中的锅炉与空气预热器相连,使烟气与空气进行换热,用于调整和控制烟气温度;锅炉同时与脱硝装置相连,脱硝装置中使用脱硝工艺。
所述的脱硝系统的出气口与集尘器进口相连,集尘器的出口与脱硫系统的进气口相连。
所述的脱硫系统的脱硫装置中使用干法脱硫以及湿法脱硫工艺。
所述的不锈钢循环水塔的出口热水先进入双层保温水塔,然后再用于终端使用。
所述的不锈钢循环水塔的进口自来水经热水器与空压机相连,空压机产生的热量由润滑油吸收,高温润滑油与自来水进行热传递加热。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稳妥,构思巧妙,是对国家节能号召的一个典型创新,具有可开发性,可利用性,可拓展性,环保节能,能在脱硝后同时进行余热的回收,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技术的优点如下:
⑴利用空压机回收反应产生的热能,利用到其他地方,达到节能回收的作用;
⑵技术路线集约、精益:应用自主创新的多参数技术优化方略,根据客户的投资规模、现有工艺,筛选组织最优脱硫脱硝技术路线,工程投资降低15%~50%,运行成本降低10%~40%;
⑶低温氧化催化剂活性高、稳定性好、成本低;
⑷操作条件温和、易控,操作温度低于150℃,有效解决普通工艺中二次加温造成的能源浪费和对工程材料的苛刻要求;
⑸NOx<100 mg/m3,SOx<200 mg/m3,Hg<0.05 mg/m3,烟尘<30 mg/m3,过程集成度高、操作简便同时避免重复施工,达到国家标准;
⑹此装置可进行余热回收,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炉;2、空气预热器;3、脱硝装置;4、集尘器;5、脱硫装置;6、空压机;7、高温润滑油;8、低温润滑油;9、热水器;10、热水;11、自来水;12、不锈钢循环水塔;13、双层保温水塔;14、终端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苏派能源科技靖江有限公司,未经中科苏派能源科技靖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1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结炉内红外成像摄像头自动退出装置
- 下一篇:冶金炉冷却水的供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