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灯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0793.X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1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童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亚(宁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F21V33/00;F21V9/08;F21V8/00;F21V17/18;F21W101/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空调 控制器 灯光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具体是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的灯光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已进入千家万户,舒适的乘车环境,如适宜的车内温度、清新的空气是汽车的必备条件,因此一款经济适用的控制器是用来调节车内空调的重要部件。现有的汽车空调控制器,无论手动、电动还是自动都需要有夜晚背光的功能,它通过背光光源直接照射、间接反射以达到预设的背光效果,以便于夜间开车时使用,用来显示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目前的光源一般采用LDE灯,但是由于LED可视角度小,一般需要配备10多个才能满足整个前面板的要求,成本较高,而且背光的颜色单一,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经查,现有专利号为CN201220550414.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汽车空调控制器反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后外壳、左凹形内壁、右凹形内壁、左背光灯泡和右背光灯泡,左凹形内壁和右凹形内壁的表面为凹形抛光弧面。左背光灯泡和右背光灯泡为对称布置,且不与与其对应布置的左凹形内壁和右凹形内壁的表面接触。这种结构采用2个灯泡取代多个Led灯作为背光光源,并且不增加额外的导光零件,借助外壳自身的抛光凹形弧面的大面积反射,提高光源的利用率,以达到降低成本。但是灯泡体积大、使用寿命短、且功率高耗电多,不符合节能的要求,而且灯光的颜色单一,不能增加美感。还有专利号为CN201220022267.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发光控制传动机构》,包括旋钮、面板、档位导光体及电路板(印制电路板),所述旋钮设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面板上设有透光标识,所述档位导光体及电路板设置在所述面板后部,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光源及连接控制光源发光的电位器,所述档位导光体两端分别与所述旋钮及所述电路板上的电位器相连,所述旋钮后设有一旋钮透光块。这种控制器的灯光是通过设置档位导光体来进行调节的,通过调节档位导光体亮度、颜色使得旋钮指示和面板标识呈现不同发光效果,但是这种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透光效果好的汽车空调控制器灯光结构,可在一种灯光的发光下透出多种不同颜色的图案,起到很好的功能指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灯光结构,包括旋钮、导光体以及PCB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为两端开口的套筒结构,旋钮的下端套盖在导光体上,在旋钮的上端开口处设有一可透光的用于表达各功能图案的导光圈,该导光圈内嵌置有一色粉颜色可调整的调光片,当PCB线路板上的灯光发光时,通过调光片在导光圈表面可透出多种不同颜色的图案。
作为改进,所述导光体的底部设置在PCB线路板上,导光体的上端侧部设有卡扣,旋钮的上端内壁上设有对应的卡槽,旋钮通过卡接固定套设在导光体上。
作为改进,所述卡扣为对称设置的二个,在旋钮的内壁上设有二个对应的卡槽。
作为改进,所述导光圈为与旋钮的上开口相对应的圆盖形,导光圈的上表面环向设有多个透光孔,导光圈的底部凸设有边沿及定位卡点,旋钮的上开口内壁设有与边沿配合的环形凹槽及定位点。
再改进,所述调光片与导光圈通过卡扣形式相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导光圈内设置调光片,调光片可通过塑件色粉颜色的调整来改变导光圈在一种灯光下透出多种不同的颜色图案,增加旋钮灯光的美观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不需要设置多个Led灯,并且透光颜色艳丽、透光效果好,可根据用户要求来调整色粉颜色以达到不同的透光要求,同时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亚(宁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奇亚(宁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07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苹果芦荟乳复合发酵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植物源生物型实蝇两性诱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