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胡蜂养殖越冬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9276.0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2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陵县黄氏蜂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47/00 | 分类号: | A01K4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寸浩鸿 |
地址: | 678000 云南省保山***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胡蜂 养殖 越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特种昆虫养殖设备,尤其是一种胡蜂养殖越冬箱。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地利用马蜂为人类服务,让它在人工干预条件下繁育生产,多年来人们就开始对一些品种的胡蜂进行人工养殖,并取得了成效,如申请号为200910094826.8“凹纹胡蜂繁育方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能运用于实际生产。在帮助胡蜂顺利越冬环节,供蜂王冬眠的设备是无毒纸箱或泡沫塑料箱,不小心会因鼠害而全军覆没,而且每箱装100—150只蜂王,冬眠初期,有的已进入冬眠状态,也有的仍未进入,仍四处爬动,相互干扰;整个越冬箱与自然界中的越冬洞穴相比有较大差异,对其越冬也会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对于上述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要提供一种更贴近自然状态的洞穴式越冬环境,使准蜂王在冬眠时不相互干扰,并能有效避免鼠害、安全的胡蜂养殖越冬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胡蜂养殖越冬箱,由一段纵向剖开成两个半块的树筒构成,纵向剖开的两个半块树筒内表面分别有互相对应匹配的一条纵凹槽及多条横凹槽,横凹槽排布于纵凹槽两边并与纵凹槽相通,通过螺栓将两个半块树筒连接合拢为一个箱体时,两边的纵凹槽合拢组成中央通道、横凹槽合拢组合成多个盲洞室及一条通箱体外的进出孔洞。
优选的是,两个半块树筒合拢组成的中央通道、盲洞室及一条通箱体外的进出孔洞,其横断面均大于所养殖的准蜂王。
本实用新型供胡蜂准蜂王冬眠,安全可靠、减少干扰、更接近自然越冬环境,是一种较好的胡蜂养殖越冬设备。
使用此胡蜂养殖越冬箱时,只须把完成交尾的胡蜂准蜂王放入搁置越冬棚内的越冬箱中,进行人工饲喂,待气温降至一定程度时,准蜂王会自动钻进箱内的盲洞室进入冬眠状态完成越冬过程。由于该箱更接近于自然界中的越冬洞穴环境,先后进入冬眠状态的胡蜂相互干扰不大,防鼠害更可靠、安全,越冬成活率更高,适于养殖不同品种的胡蜂,只须适当调整凹槽大小即可,因此是一种比较好的胡蜂养殖越冬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及其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胡蜂越冬箱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所示:一段长100厘米、粗40厘米的树筒纵向剖成两个半块1,分别在木质部上凿挖出一条纵凹槽2和多条横凹槽3,横凹槽3排布于纵凹槽2的两边,两个半块1上的纵横凹槽,相互对应匹配。采用螺栓4将两个半块1连接合成一个箱体,两个半块每边的纵凹槽2合拢组成中央通道、横凹槽3合拢后组成多个盲洞室及一条通箱体外的进出孔洞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陵县黄氏蜂业有限公司,未经龙陵县黄氏蜂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9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