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踩踏式喂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8960.7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4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郭德志;郭德刚;郭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德志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006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踩踏 式喂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蛇的人工喂养装置,具体为一种踩踏式喂蛇机。
背景技术
蛇的药用历史已有几千年,《本草纲目》中记载,蛇体以及蛇蜕、蛇毒,具有祛风通络,定惊,止痉等功效,对风湿顽痹、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小儿急慢性惊风、破伤风、痉挛抽搐以及皮肤瘙痒、干癣湿癣等症都有较好疗效。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曾在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中描述了永州异蛇的功效“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也有利用蛇来泡酒等。另外,蛇作为人们餐桌上的食品也具有较长的历史,为人提供了一种天然的高蛋白营养美食。
在大量捕猎蛇之前,一般以野生为主,主产于江西、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山西、安徽等省区。21世纪之前,总产量约1~2万吨左右,但由于主产区广大群众在利益的驱动下连年不断地滥捕乱杀,不但捕杀成年蛇,甚至连母蛇和幼蛇也不放过,极大地破坏了蛇类的生态平衡和繁衍;同时,产地连年毁林、造田、修路、开矿、架桥、建房等多项人类活动,导致蛇类生长环境遭到极大地破坏,产量大幅减少。为保护野生蛇类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开发,产地政府发布法律法规,严禁捕捉野生蛇,也使产量减少许多。
因此,从利用蛇为人类造福的角度,人工饲养势在必行。目前,我国成为商品蛇人工养殖的大国,养殖数量高达几千万条,饲养品种有三十余种,但人工养殖条件下的蛇类以捕食活饵为主,养殖成本高,自然捕食人工饲料的蛇种并不多。人工饲养时,对不主动捕食的残弱蛇,为了使蛇长大长肥、同时节约饲养成本常常采用填喂的方式。目前对不自然捕食的蛇种填喂时采用人工硬塞入蛇口腔的方式,存在以下缺点:灌喂人员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效率也低下,大大影响了养蛇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人工填喂蛇的装置,安全高效,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诉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踩踏式喂蛇机,它包括支撑架(12)以及其上固定的机箱(2),所述机箱(2)上方设置有料斗(1),所述机箱(2)内设置有与料斗(1)相连通的料缸(9);所述机箱(2)前侧设置有与料缸(9)相连通的弯头形灌嘴(10),所述料缸(9)内设置有驱动活塞(8);所述机箱(2)下方的支撑架(12)底部设置有踏板(13),所述踏板(13)通过往复传动机构与驱动活塞(8)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传动机构包括与踏板(13)连接的下连接器(6),下连接器(6)上端连接的传动杆(5)与连接着驱动活塞(8)的上连接器(3)相连,踏板(13)上连接有固定在支撑架(12)上端的弹簧(14)。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2)侧面有调节进出料的档位旋钮(11)。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2)与支撑架(12)通过螺母(4)可拆卸地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踩踏式喂蛇机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灌喂效率高,喂蛇人员只需要通过踩踏踏板即可由连杆机构带动活塞往复运动,从而完成对不同大小的蛇进行灌喂,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2、采用本实用新型喂蛇机喂蛇,操作人员只需抓紧蛇头即可,无需人工操作填喂饲料,便于定量掌控,也不用担心填喂时不小心被蛇的毒牙碰到,安全系数更高。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手动操作方便、无需任何能源,在厂区断电情况下,依然可以进行灌装工作,同时由于不受电源限制,可自由移动,使用非常方便,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的数字标注表示为:1、料斗;2、机箱;3、上连接器;4、螺母;5、传动杆;6、下连接器;7、车轮;8、驱动活塞;9、料缸;10、灌嘴;11、档位调节旋钮;12、支撑架;13、踏板;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关系为:它包括支撑架12以及其上固定的机箱2,所述机箱2上方设置有料斗1,所述机箱2内设置有与料斗1相连通的料缸9;所述机箱2前侧设置有与料缸9相连通的弯头形灌嘴10,所述料缸9内设置有驱动活塞8;所述机箱2下方的支撑架12底部设置有踏板13,所述踏板13通过往复传动机构与驱动活塞8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德志,未经郭德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89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