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线圈角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7331.2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6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程军卫;藏凤林;李科文;李学成;葛德馨;俎德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0 | 分类号: | H01F27/00;H01F27/2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线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环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线圈角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的应用中,当电压比较高时,为了增加电气性能,会在线圈首端适当段数的内经侧或者是内、外径侧放置一层成型角环,角环厚度一般为1mm,而受角环本身制作工艺限制及使用方便,一般制作为分瓣形式。使用时如果对接放置,当对接不严两瓣角环之间出现空隙,角环就失去了作用,影响电气性能,所以角环必须搭接放置。由于1mm角环厚度太小,搭接处无法打破口,搭接处的厚度就会增加,这样就容易出现线圈轴向高度增加和堵塞油隙等现象,影响产品整体性能。电压等级越高,此现象的危害越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保证电气性能的前提下避免线圈出现轴向高度增加及堵塞油隙等现象,保证设备整体性能的一种新型线圈角环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角环包括上层角环和下层角环,每层角环均为分瓣形式,且同层相邻瓣角环之间对接,上层角环的对接口与下层角环的对接口交错设置。采用对接放置不必额外增加线圈轴向高度,避免堵塞油隙等现象,提高产品整体性能。两层角环的对接口交错开,避免上层角环或下层角环当对接不严时左右相邻的两瓣角环之间出现空隙导致角环就失去了作用,影响电气性能。
优选的,上层角环和下层角环厚度均为0.5mm。现有角环厚度一般为1mm,制作时可将上层角环厚度制作成0.6mm、0.7mm等,相应的下层角环厚度制作成0.4mm、0.3mm等,保证上层角环和下层角环厚度之和为1mm,为了统一生产,方便使用,优选的将上层角环和下层角环厚度均制作成0.5mm。
为了便于生产,所述的上层角环和下层角环尺寸相同。这样上层角环和下层角环可以混用。
上层角环和下层角环分瓣数量相同。上层角环和下层角环分别独立连接一周。
上层角环和下层角环的对接线交错开即可避免对接缝隙的存在,但为了保证更好的效果,优选的,上层角环的对接口与下层角环的瓣长度中心线对齐。这样当其中一层角环对接处出现空隙时,另外一层角环可以起到作用,保证了电气性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将现有的一层角环改制为两层角环,在不增加角环厚度的前提下,实现角环的对接放置,避免出现线圈轴向高度增加和堵塞油隙的现象,保证了产品整体性能。同时当其中一层角环对接处出现空隙时,另外一层角环可以起到作用,保证了电气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视图;
其中,1、上层角环,2、下层角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线圈角环结构,所述角环包括上层角环1和下层角环2,每层角环均为分瓣形式,且同层相邻瓣角环之间对接,上层角环1的对接口与下层角环2的对接口交错设置。上层角环1和下层角环2厚度均为0.5mm。上层角环1和下层角环2分瓣数量相同且上层角环1和下层角环2尺寸相同。上层角环1的对接口与下层角环2的瓣长度中心线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7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电变压器台架防攀爬装置
- 下一篇:防爆控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