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往返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6962.2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0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恒威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往返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茶叶自动循环发酵装置的往返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红茶制作中最重要的化学变化是茶多酚类在氧化酶的催化下,被大气中的氧所氧化,这一过程就是红茶的发酵。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特征工序,是以绿叶红变为主要特征的生化变化过程,发酵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缩合和其它成分的深刻变化,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特别大。良好的发酵才能形成较多的茶黄素和茶红素,才能形成更多的滋味和香气物质。因此,发酵是红茶生产环节中极为关键的环节,它对红茶品质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创造有利于发酵正常进行的环境十分重要。当发酵叶温达到高峰时,应迅速利用高温制止酶的活性,从而制成具有优良色、香、味品质的红茶,因此需要控制好发酵时间。在传统技术中,常采用渥堆方式,依靠环境微生物自然发酵方式进行发酵,这种发酵是将揉捻好的茶青原料经人工加湿、渥堆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并经过特定时间后对茶叶进行翻动,或将团状的茶叶解块,再加湿、渥堆直到发酵结束,整个过程中不仅劳动强度大,同时存在着卫生条件差、品质不稳定、生产效率低、受气候变化影响等诸多问题。实用新型专利ZL201220366367.1公开了一种自动红茶发酵生产设备,该设备发酵参数稳定可调,也采用对茶叶进行渥堆、翻转的工艺,茶叶发酵的全过程自动连续可控,但该设备只能单向循环,如果一次发酵不完全,还需要人工将茶叶从可逆输送带处转移到爬坡输送带,继续进行发酵,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往返输送装置,从而达到较好的自动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往返输送装置,包括可逆输送总成、提升输送总成和振动槽总成,所述提升输送总成倾斜安装,下端伸入可逆输送总成下方,上端置于振动槽总成上方。
所述可逆输送总成包括可逆输送带、输送带机架和双向电机,所述可逆输送带安装在输送带机架上,可逆输送带一端与双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提升输送总成包括提升输送带、提升机架和提升电机,所述提升输送带安装在提升机架上,提升机架一端与提升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振动槽总成水平安装,包括振动电机和振动槽,所述振动槽一端与振动电机输出端连接。
所述可逆输送带和提升输送带均采用食品橡胶制作;所述振动槽采用不锈钢板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实用新型将未发酵完成的茶叶再次提升到茶叶自动循环发酵装置的入口端,继续下一个循环的发酵,使得整个茶叶自动循环发酵装置形成了一个闭合循环系统,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中:1-可逆输送总成,11-可逆输送带,12-输送带机架,13-双向电机,2-提升输送总成,21-提升输送带,22-提升机架,23-提升电机,3-振动槽总成,31-振动电机,32-振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往返输送装置,包括可逆输送总成1、提升输送总成2和振动槽总成3,所述提升输送总成2倾斜安装,下端伸入可逆输送总成1下方,上端置于振动槽总成3上方。
所述可逆输送总成1包括可逆输送带11、输送带机架12和双向电机13,所述可逆输送带11安装在输送带机架12上,可逆输送带11一端与双向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输送方向可变;所述提升输送总成2包括提升输送带21、提升机架22和提升电机23,所述提升输送带21安装在提升机架22上,提升机架22一端与提升电机23输出端连接;所述振动槽总成3水平安装,包括振动电机31和振动槽32,所述振动槽32一端与振动电机31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恒威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恒威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6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薯粉条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豆制腐竹生产自动拉皮成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