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汽车的液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3549.0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9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赵遵平;冯茂林;商铁军;潘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期生鑫茂(北京)矿山机械有限公司;北京安期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液压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地下作业的运输车。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矿山事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地下无轨设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近几年,随着矿山开采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市场需求的加大,地下铲运机和地下运矿卡车应用更加广泛。
目前,井下车辆基本全部采用全液压动力实现汽车的转向和作业,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矿用汽车液压原理图。现有的地下矿用汽车,多采用优先转向,工作时双泵合流的液压控制系统。现用系统主要包括转向泵21、工作泵22、优先阀23、转向器24、转向液压缸25、举升液压缸26、单向节流阀27、工作阀28、工作先导控制阀29、控制油源阀20。举升液压缸26用于实现车厢的举升和下落。单向节流阀27用于控制车箱的下落速度,以避免车厢因下降速度过快而对车架造成剧烈的撞击。转向时,转向泵21的压力油通过优先阀23的CF口进入转向器,进而驱动转向液压缸,实现车辆的转向。工作时,转向泵21输出的压力油通过优先阀23的EF口,与工作泵22输出的压力油合流后,进入工作系统;不工作时,合流后的压力油通过工作阀28的中位油道,回到油箱。
现有矿上汽车由于使用上述液压原理实现汽车的转向和作业功能,在作业时存在着两个缺陷:其一,车厢举升、下降时,系统流量相同,必须通过增加单向节流阀来降低车厢下降的速度,而单向节流阀的引入必然会造成大量的发热;其二由于矿用汽车吨位较大,实现车厢上升或下降时均需要大量的液压油流经工作阀,为了降低工作阀产生的热量,只能采用更大通径的工作阀,这样一来就提高了矿用汽车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产热量较低、使用寿命较长的矿用汽车的液压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汽车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转向泵、工作泵、优先阀、转 向器、转向液压缸、举升液压缸、工作阀、控制油源阀、先导控制阀;
所述转向泵的进油口与油箱相连通;所述转向泵的出油口与优先阀的进油口P口相连通;所述优先阀的出油口CF口与转向器的进油口P口相连通;所述转向器的出油口L口和R口分别与转向液压缸的两个腔室相连通;所述转向器的回油口T口与油箱相连通;
所述优先阀的出油口EF口与工作阀的进油口P口相连通;所述工作阀的出油口A口与举升液压缸的有杆腔相连通;所述工作阀的出油口B口与举升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通;所述工作阀的回油口T口与油箱相连通;
所述控制油源阀的进油口P口与转向泵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控制油源阀的出油口Pv口与先导控制阀的进油口P口相连通;所述控制油源阀的回油口T口与油箱相连通;所述先导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与工作阀的左控制口k1口相连通;所述先导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与工作阀的右控制口k2口相连通;
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和一个二位二通液动换向阀;
所述工作泵的进油口与油箱相连通;所述工作泵的出油口同时与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和二位二通液动换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与举升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通;所述二位二通液动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油箱相连通;所述二位二通液动换向阀的控制口与所述先导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汽车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于所述转向泵和油箱之间串联有一个过滤器;于所述工作泵和油箱之间串联有一个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汽车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和二位二通液动换向阀装于一个集成块体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汽车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先导控制阀包括第一手控阀和第二手控阀,所述各手控阀的进油口均与先导控制阀的进油口P口相连通;所述各手控阀的回油口与先导控制阀的回油口T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手控阀的出油口与先导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手控阀的出油口与先导控制阀的第二出油口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期生鑫茂(北京)矿山机械有限公司;北京安期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期生鑫茂(北京)矿山机械有限公司;北京安期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3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