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融霜水无障碍排除结构及风冷热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2642.X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1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薄立江;骆文彦;高士清;王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莱特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 | 分类号: | F24F1/16;F24F1/36;F25B4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章艳荣 |
地址: | 25302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融霜水无 障碍 排除 结构 风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冷热泵,特别涉及一种风冷热泵的换热器的融霜水无障碍排除结构。
背景技术
风冷热泵在制热过程中,室外侧换热器容易结霜,会造成制热性能下降。目前常用的室外侧换热器的底部通常设置有集水盘,换热器与集水盘的连接形式为:换热器的底部平面与集水盘的上平面直接接触,无缝隙或缝隙较小,且集水盘在换热器宽方向上与换热器接触的平面大于或等于换热器的宽度,这样,热泵在除霜时,化霜水由换热器自上而下的流动到换热器底部,由于换热器底部与集水盘接触较为紧密,且换热器底面与集水盘接触面较宽,融霜水流动阻力增加,不能全部流出,残存的水滞留在换热器的换热片之间和换热器底部与水盘之间的缝隙中,当风冷热泵恢复制热时,室外换热器温度骤降,底部残存的水会结成冰,影响正常换热,造成制热性能的下降。当制热和融霜反复交替运转若干次后,翅片底部的冰会越积越厚,越积越高,形成冰裙,最终导致机组不能正常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融霜水无障碍排除结构,以及提供一种采用前述融霜水无障碍排除结构的风冷热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融霜水无障碍排除结构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两片换热器,底座的顶面的两侧为外侧边向下倾斜的斜面,每个斜面上方设置有一个所述的换热器,每片换热器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端板,换热器的两个端板固定在该换热器对应的斜面上,换热器的底面与相应的斜面之间有一定的间距,换热器有部分底面伸出相应的斜面之外。
为了便于淌水,所述的底座的顶面的中间部分为连接两个斜面内侧边的水平面。
为了尽量减少存水的空间,使水能顺利淌走,所述的换热器的底面与相应斜面之间的间距为5-10mm,换热器与相应斜面正对的部分宽度为换热器总宽度的30%-50%。
本实用新型风冷热泵,包括多片换热器,每两片换热器为一组换热器,每组换热器采用前述任何一项换热器融霜水无障碍排除结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换热器安装在底座上,用底座替换现有的集水盘,使得换热器融霜水能顺着底座淌走,使得融霜水能排除干净,不会在换热器和底座之间残留,从而不会出现换热器底部积水、换热器表面形成冰裙、化霜不彻底及频繁化霜等问题,能提高风冷热泵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器,2、端板,3、底座,3-1、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换热器融霜水无障碍排除结构,包括底座3和设置在底座3上两片换热器1,底座3的顶面的两侧为外侧边向下倾斜的斜面3-1,底座3的顶面的中间部分为连接两个斜面3-1内侧边的水平面,当然也可是其它形状,只要不易存水,使水能顺着斜面3-1流走即可。每个斜面3-1上方设置有一个所述的换热器1,每片换热器1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端板2,换热器1的两个端板2固定在该换热器1对应的斜面3-1上,换热器1的底面与相应的斜面3-1之间有一定的间距A,A最好为5-10mm。换热器1有部分底面伸出相应的斜面3-1之外。
换热器1的底面宽度为C,换热器1与相应斜面3-1正对的部分的宽度为B。换热器1的一部分伸出斜面外,30%≤ ≤50%。
本换热器融霜水无障碍排除结构可应用于风冷热泵,该风冷泵包括多片换热器1,每两片换热器1为一组换热器,每组换热器采用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器融霜水无障碍排除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莱特空调有限公司,未经贝莱特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26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央空调静电场等离子空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闪蒸器固定装置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