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照强度可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2494.1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6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査文彬;李阳;曾德林;章建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清华宝能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30/10 | 分类号: | H02S3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照强度 调节 太阳能 电池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照强度可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属于太阳能环保利用产品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见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有硅晶电池、薄膜电池、砷化镓电池等,通常太阳能电池板上还设置有聚光透镜,用于将太阳光聚焦后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以达到高倍率效能。当聚光透镜的聚光能力设计较弱的时候,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板几乎吸收不到光能;而当聚光透镜的聚光能力设计较强的时候,在光照强度较大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板吸收的光能过多,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热量难以及时散发出去,容易导致太阳能电池的温度过高,将会严重影响发电效果,甚至会烧毁整个太阳能电池装置。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季节设计合适的聚光能力的聚光透镜,然后即使是同一地区的同一季节,在同一天的不同时段光照强度都是有显著差异的,因此为了保护太阳能电池板不被高温损坏,通常采用聚光能力较弱的聚光透镜或不采用聚光透镜,上述因素大大限制了聚光透镜的应用程度,从而使太阳能电池板不能充分发挥它的光电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光照强度可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对光照强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应用聚光能力较强的聚光透镜,在光照强度过大的时候减小光照强度,在光照强度较小的时候充分利用聚光透镜提高采光能力,保护太阳能电池板并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采光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照强度可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包括:
太阳能电池板和用于固定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外框架;
通过所述外框架固定且设置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方的聚光透镜,和通过所述外框架固定且设置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下方的散热组件;
通过所述外框架固定且设置于所述聚光透镜上方且分别位于所述聚光透镜两侧的纱网安装杆和网扣安装杆,所述纱网安装杆上设置有纱网扭簧卷轴,所述纱网扭簧卷轴上卷绕有纱网,所述网扣安装杆上设置有纱网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散热组件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之间设置有温度计。所述结构能够直观地了解太阳能电池板的自身温度,从而适时地判断是否需要使用纱网调节光照强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纱网安装杆上设置有若干纱网扭簧卷轴。通过多层纱网可以实现多个不同光照强度的档次调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每个所述纱网扭簧卷轴上的纱网孔径均不相同。通过设计孔径均不相同得纱网,从而可以自由组合出更多种光照强度调节幅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照强度可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根据外界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变化,适时地使用纱网降低光照强度,以保护太阳能电池板,避免使用了聚光透镜的太阳能电池板在高温下发生烧毁;而当外界光照强度减弱以后,解除纱网的阻光作用,通过聚光透镜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采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照强度可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照强度可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光照强度可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和用于固定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的外框架2;通过所述外框架2固定且设置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上方的聚光透镜3,和通过所述外框架2固定且设置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下方的散热组件4;通过所述外框架2固定且设置于所述聚光透镜3上方且分别位于所述聚光透镜3两侧的纱网安装杆5和网扣安装杆6,所述纱网安装杆5上设置有纱网扭簧卷轴一71和纱网扭簧卷轴二72,所述纱网扭簧卷轴一71上卷绕有纱网一81,所述纱网扭簧卷轴二72上卷绕有纱网二82,所述纱网一81的孔径大于所述纱网二82的孔径,所述网扣安装杆6上设置有纱网扣10。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散热组件4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之间设置有温度计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清华宝能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市清华宝能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24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布式声表面波谐振器及声表面波传感系统
- 下一篇:道路中央绿地太阳能发电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