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0061.2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3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宪涛;郭光;黄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金利金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9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转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一种常用的化工设备,尤其在冶炼行业是溶解合金的基本设备。现有的反应釜,在溶解合金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硝酸静止反应,达到溶解合金的目的,但是这种在反应釜内依靠硝酸的静止腐蚀溶解合金的方法,不仅溶解速度慢,生产效率低,而且在反应过程中由于溶解产生的渣,不能及时排除,完全覆盖在合金表面上,影响合金溶解速度同时导致酸用量过大。另外,原有反应釜的投料方式为人工投料,工人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反应釜溶解合金速度慢,且用酸量大,在溶解过程中产生的渣不能及时清除,完全覆盖在合金上面,导致合金溶解速度慢,用酸量大的问题更为严重,同时人工投料的方式,使得工人劳动强度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回转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回转反应釜,它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中安置有转笼,转笼上开设有料口;壳体外安置有驱动转笼的电机,在壳体上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出液口和出烟口。
上述所述电机是安置在壳体两侧的支架上,并通过转笼轴驱动转笼。
上述所述转笼是由轴向的竖杆和法向的横杆构成圆筒形状。
上述所述进料口和出烟口是开设在壳体上部,出渣口是开设在壳体下部,出液口是开设在壳体侧下部。
在上述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加热用蒸汽夹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回转反应釜溶解合金的用酸量,加快溶解合金的速度,及时清理出去溶解过程中产生的渣,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中安置的转笼,能使合金溶解在回转反应釜滚筒式搅拌下由静止状态变为动态,有效增加合金与酸的接触面积,并能使合金与渣分离,从出渣口及时清除渣,加快溶解速度,减少用酸量。壳体上部进料口的设置,投料方式有人工投料改为行车投料,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其中,1是进料口;2是出烟口;3是转笼;4是支架;5是电机;6是出渣口;7是蒸汽夹层;8是底座;9是出液口;10是支架;11是转笼轴;12是壳体 。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回转反应釜,它包括底座8,底座上设置有壳体12,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2中安置有转笼3,转笼上开设有料口;壳体12外安置有驱动转笼3的电机5,在壳体12上分别开设有进料口1、出渣口6、出液口9和出烟口2。所述电机5是安置在壳体12两侧的支架4、10上,并通过转笼轴11驱动转3。所述转笼3是由轴向的竖杆和法向的横杆构成圆筒形状。所述进料口1和出烟口2是开设在壳体12上部,出渣口6是开设在壳体12下部,出液口9是开设在壳体12侧下部。在所述壳体12底部设置有加热用蒸汽夹层7。
在投料时,利用壳体12上部的进料口1,利用行车投料,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运行时,开启电机5带动转笼3,让转笼在回转釜中呈现滚筒式搅拌状态,使得回转釜中的合金在硝酸中的溶解从静止状态变为动态,有效增加合金与酸的接触面积;同时利用由轴向的竖杆和法向的横杆构成圆筒形状的这种转笼3结构组成,使未溶解的合金与溶解过程中产生的渣分离,并从出渣口6及时清理出去,避免渣覆盖在合金上面,影响合金的溶解速度以及增加酸的用量。另外,壳体12底部的蒸汽夹层,可以增加合金在溶解时的温度,加快酸溶解合金的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金利金铅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金利金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0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箱开箱机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地井全智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