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水蓄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9934.8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8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文;邓景华;王军辉;杨诚;黄薇;黄艳;章国栋;温美绿;廖代表;何日迎;周春明;高彩霞;廖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蓝水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5D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侯来旺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水蓄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水蓄冷装置。
背景技术
水蓄冷空调系统主要的原理是,在用电低谷时段运行制冷主机,将4-6度的冷冻水蓄存起来,并在用电高峰时段将蓄存的冷水抽出来供空调使用,从而实现电力移峰填谷,利用峰谷电价差,降低空调运行费用。
目前常用的高效水蓄冷装置主要分为:自然分层式、多槽式、迷宫式、隔膜式,其中自然分层式水蓄冷依靠不同温度的水的密度差形成自然分层,因其结构简单、安装简易、维护方便,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但是自然分层水蓄冷系统存在一定的能量损失,蓄冷效率在85%左右,同时由于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蓄水温度不能低于4℃,否则无法实现自然分层,蓄冷量受到限制。水的导热系数不大,因此只要分层稳定,其间的热交换就不大,但是现在大多自然分层法采用的布水器并不能很好的起到均匀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完全隔离冷水和热水,提高蓄冷效率的高效水蓄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高效水蓄冷装置,包括蓄冷罐体、热水管道、冷水管道、制冷机、空调机和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为泡沫塑料隔热板,所述热水管道外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冷水管道外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空调机、第二电磁阀为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二电磁阀、制冷机、第一电磁阀为第二循环回路。
作为优选,所述蓄冷罐体为圆柱体罐体,所述隔热板为水平设置,所述隔热板上面为高温层,所述隔热板下面为低温层,以隔热板为界,很好的把冷热水隔离开。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板外圆直径与蓄冷罐体内直径相同,所述隔热板外圆周上垂直设置有隔热板圈,防止隔热板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发生偏斜。
作为优选,所述热水管道和冷水管道上均匀设置有出水孔,使进出水更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板上下面各设置有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感应器与第一电磁阀相连,所述第二感应器与第二电磁阀相连,感应器感应到隔热板到达蓄冷罐体时,把信号传输给电磁阀,电磁阀能自动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水蓄冷装置的有益效果:由于所述高效水蓄冷装置在高温层和低温层之间设置了隔热板,隔热板大小与蓄冷罐体大小一致,使冷水和热水能完全分离,提高了蓄冷效率;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上均匀设置了出水孔,让进出水更均匀,同时在隔热板外圆上垂直设置了隔热板圈,防止了隔热板在上下移动中发生偏斜;在隔热板上下面分别设置了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并且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相连,当隔热板到达蓄冷罐体底部或者顶部时候,电磁阀能接受到感应自动关闭,提高了安全型,延长了实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水蓄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水蓄冷装置,包括蓄冷罐体1、热水管道2、冷水管道5、制冷机7、空调机10和隔热板8,所述隔热板8为泡沫塑料隔热板,所述热水管道2外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3,所述冷水管道5外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6,所述第一电磁阀3、空调机10、第二电磁阀6为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二电磁阀6、制冷机7、第一电磁阀3为第二循环回路。
所述蓄冷罐体1为圆柱体罐体,所述隔热板8为水平设置,所述隔热板8上面为高温层9,所述隔热板8下面为低温层4,以隔热板8为界,很好的把冷热水隔离开。
所述隔热板8外圆直径与蓄冷罐体1内直径相同,所述隔热板8外圆周上垂直设置有隔热板圈11,防止隔热板8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发生偏斜。
所述热水管道2和冷水管道5上均匀设置有出水孔(未图示),使进出水更均匀。
所述隔热板8上下面各设置有第一感应器(未图示)和第二感应器(未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蓝水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蓝水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99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式综合临时消防供水系统
- 下一篇:装载机动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