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袋装血液分层用的静置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7114.5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4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操春红;蔡鹏;雷涛;董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道培胎盘干细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9/00 | 分类号: | B01L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袋装 血液 分层 静置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实验用的器具,具体涉及一种袋装血液分层用的静置架。
背景技术
血液经离心后分为三层,最上面为血浆层,最下面是红细胞层,中间的为称为白膜层,主要包括血小板和白细胞。经过分离后的血液成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由于全血中的各成分在人体内起着不同的作用,有时候医院或血站只需要根据疾病治疗的需要向患者提供血液的一种或两种成分,实现一血多用,更好的节约了血液资源。因此高质量的血液成分分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普遍的方法是使用离心机将血液成分分层后,通过分浆夹将其中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但是,经离心机处理后的血液要实现血浆层、红细胞层和白膜层的分离,必须将经离心机处理后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才能使得血浆层、红细胞层和白膜层因其自身的密度不同而产生分离。而目前实验室中,经离心机处理后的血液为了方便后续实验,通常将其装在专用塑料袋内,将其挂立在静置架上进行分离,但是,传统的静置架部分因其结构过于简单,经常导致其在使用时很容易产生晃动致使其静置效果不佳,而且,由于其后续实验时,通常需要将静置架放入超净工作台内,传统的静置架其高度不可调,放入超净工作台内时需要开启较大的窗口,这就很容易导致超净工作台内受到外界污染,致使实验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稳定性好的一种袋装血液分层用的静置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袋装血液分层用的静置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两个高度可调的伸缩杆、挂杆,两个所述的伸缩杆间隔垂直焊接在所述的底座两端,所述的挂杆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并在该挂杆上装有若干个呈S型的挂钩,所述的底座包括两个支管、固定杆,所述的支管呈n型,且两个所述的支管间隔设置,所述的固定杆焊接在两个所述的支管之间;所述的支管和固定杆内填充有重密度金属粉,所述的支管底端装有防滑套。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伸缩杆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的第一支杆焊接在所述底座的支管上并与所述的固定杆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二支杆装设在所述的第一支杆内并可相对所述的第一支杆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支杆的外圆面设有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杆的外圆面上设有若干沿轴线方向均匀分布的插孔,所述的插孔与通孔相对,并在所述的插孔内装有一可拆卸的插销。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第一支杆的外圆面上设有沿其轴线方向设置的内凹槽,所述第二支杆的外圆面上设有沿着轴线方向设置的凸起槽,所述的内凹槽与凸起槽相卡合使所述的第二支杆可相对所述的第一支杆上下滑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重密度金属粉为铁粉/铬粉/锰粉/锌粉或其混合物。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防滑套为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袋装血液分层用的静置架,藉由两个高度可调的伸缩杆垂直装设在底座上并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装有挂杆,且该挂杆上设有呈S型的挂钩,使用时,用户可通过S型的挂钩将经离心机处理后的袋装血液挂设在该挂杆上,当需要将静置架移至超净工作台内时,可通过伸缩杆调节静置架的高度,从而减小超净工作台的开口以避免超净工作台的污染,不仅可提高试验成功率,而且,还可以方便试验操作;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底座采用两个支管和固定杆制作而成,其使用材料简单,而且该支管呈n型,并且相互间隔设置,将固定杆焊接在两个支管之间,并配合在支管和固定杆内填充有重密度金属粉,以增加静置架的稳定性,同时在支管底端装有防滑套,以防止静置架与桌面接触产生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袋装血液分层用的静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袋装血液分层用的静置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道培胎盘干细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道培胎盘干细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7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