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加载的微动疲劳横向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3163.1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0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民;崔海涛;李奇璇;石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3/06 | 分类号: | F15B13/06;F15B15/16;F15B15/2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加载 微动 疲劳 横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试验加载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液压加载的微动疲劳横向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当具有相对振动位移的两个部件的接触结构受到疲劳载荷的时候,就会发生微动疲劳。所以,微动疲劳试验与普通疲劳试验不相同的是需要在试验件沿其宽度方向在两侧对立面分别布置一个微动垫,并将其压紧在试验件厚度方向的表面上,当试验件受到轴向疲劳载荷的时候,微动垫与试验件的接触面会产生相对振动位移和剪切力,以此来模拟实际中的微动疲劳。
现有的微动疲劳试验机大多使用环形加载圈装配螺栓头进行加载,这种加载方式随着试验过程的进行,由于振动等因素螺纹连接容易发生松动,另外,螺栓头加载能够提供的载荷偏小。而液压加载稳定并且载荷恒定可靠,所以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加载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加载的微动疲劳横向加载装置,其能够实现微动疲劳试验横向稳定可靠的加载。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加载的微动疲劳横向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放置于底板上的力系框架结构及夹持装置;
所述力系框架结构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的左右相间隔排列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套设于第一液压缸右末端的第一法兰、套设于第二液压缸左末端的第二法兰、将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连接于一起的拉杆、安装于第一液压缸中的第一活塞杆以及安装于第二液压缸中的第二活塞杆;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有分别与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相接触的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均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的且其内设有滑腔的夹持器底座、设置于夹持器底座中的且沿着滑腔左右自由滑动的微动垫夹持器、设置于夹持器底座上的以将微动垫夹持器压置于夹持器底座中的夹持器底座盖板、夹持于第一夹持装置的微动垫夹持器中的第一微动垫以及夹持于第二夹持装置的微动垫夹持器中的第二微动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右末端延伸超出第一法兰右侧壁之外,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左末端延伸超出第二法兰左侧壁之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右末端与第一夹持装置相接触,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左末端与第二夹持装置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微动垫的右末端延伸超出第一夹持装置的右侧之外,所述第二微动垫的左末端延伸超出第二夹持装置的左侧之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微动垫的右末端和第二微动垫的左末端均为带圆弧的光滑平压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直径为50mm。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板的左右边缘处布置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液压加载形式,可提供较大驱动力;
(2)采用左右对称法兰连接加连杆连接,整套加载装置构成封闭力系结构,无外力输出,不影响试验机其他部件工作;
(3)液压加载控制系统采用先导式减压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液控单向阀的组合,保证微动疲劳过程中液压油不会逆流,加载压力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压加载的微动疲劳横向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第一液压缸;2-第一法兰;3-第一活塞杆;4-微动垫夹持器;5-夹持器底座盖板;6-第一微动垫;7-微动疲劳试验件;8-第二微动垫;9-夹持器底座;10-拉杆;11-第二活塞杆;12-第二法兰;13-第二液压缸;14-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液压加载的微动疲劳横向加载装置包括底板14以及放置于底板14上的力系框架结构及夹持装置。
其中力系框架结构包括设置于底板14上的左右相间隔排列的第一液压缸1和第二液压缸13、套设于第一液压缸1右末端的第一法兰2、套设于第二液压缸13左末端的第二法兰12、通过螺栓将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12连接于一起的四根拉杆10、安装于第一液压杆1中的且其右末端延伸超出第一法兰2右侧壁之外的第一活塞杆3以及安装于第二液压杆13中的且其左末端延伸超出第二法兰12左侧壁之外的第二活塞杆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3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压液压泵站
- 下一篇:矿井提升机液压站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