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三维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2948.7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6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奉瑾;戴雪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奉瑾 |
主分类号: | B29C67/02 | 分类号: | B29C67/0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三维 打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维打印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折叠三维打印机。
【背景技术】
据市场调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技术与传统制造业得以融合发展,紧密度越来越高,三维打印技术就出现并不断地丰富起来,为使用者提供无模具可加工各种各样形状结构的产品,符合现时人们的个性化的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据专利检索发现,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107766.X),其公开了一种可更换喷头的三维打印机,包括三维调节机构、以及在三维调节机构调节下进行三维打印的打印喷头,打印喷头包括喷头底板;固定在喷头底板上的带有打印通孔和定位槽口的喷头保温套;径向卡合在喷头底板上的料管,该料管通过一滑动配合在喷头底板上的料管压板轴向卡合在定位槽口内;直线步进电机,电机丝杆的输出端固定有用于对所述第一料管内活塞进行推压的活塞压子。本发明在料管材料用尽或者需要更换材料的时候,控制打印喷头自动更换料管,能够打印多种材料组成的三维物体。采用直线步进电机驱动活塞挤出,推力大,可精确控制,避免喷头堵塞。本发明可以打印流质食物,凝胶,陶瓷粉等多种流质材料。
但,现有的三维打机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成本高、不方便携带;在需要转换不同的场合打印时,安装、使用和调整极不方便,周转成本高。在执行三维打印动作时,均在打印臂上设置机构以统一执行三维动作,造成打印臂负载大,动作不灵活,精度低且效率低下。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缺陷,我们研制了一种可折叠三维打印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可折叠三维打印机,便于携带,有效降低周转的时间和成本,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安装、使用和调整的操作快捷;将三维打印执行机构分离,精度和效率均大大地提高,且结构牢固、经久耐用。因此,它是一种技术性和经济性均具有优越性能的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三维打印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
横向机座;其包括第一横机体,与第一横机体铰接、且可相对于第一横机体向上折起的第二横机体;
竖向机体;其连接于相对远离于所述第二横机体的第一横机体位置上,所述竖向机体的上端装设有旋转盖;
支撑体;设于所述横向机座的下方;
所述竖向机体装设有竖向移动构件,所述竖向移动构件可折叠地连接有支撑臂,在所述支撑臂上装设有打印机头;所述第二横机体上装设有横向移动构件,横向移动构件包括托起部,所述托起部上可转动地装设有纵向移动构件;所述横向移动构件和所述纵向移动构件能够沿横向以及垂直于所述横向的竖向作折叠动作以使所述机体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转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它还包括打印平台板,所述打印平台板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纵向移动构件。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它还包括原料轮,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旋转盖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横机体的底部、且可转动展开或收回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设于所述第二横机体底部、且可转动展开或收回的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设于所述第一横机体的底部且相邻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第一基板,相邻于所述第一基板、且设于所述第二横机体底部第一基板。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竖向移动构件包括座体,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导向柱和丝杆,与所述丝杆配合可上下移动的臂块;所述丝杆由竖向伺服电机驱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臂块装设有抱夹部,连接于抱夹部铰接座体,所述铰接座体与所述支撑臂通过锁紧机构的松紧操作,实现所述支撑臂在锁紧状态和松开状态之间转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横向移动构件包括横向伺服电机,由横向伺服电机带动的第一同步带以驱动所述托起部横向来回运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纵向移动构件包括具有导向杆的架体,所述架体下方设有纵向伺服电机,连接于纵向伺服电机的同步轮;连接于同步轮的第二同步带,由同步带连接且同步移动的平台托板。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台托板上设有若干个呈倒梯形的安装槽。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机体与所述第二横机体相接处设有圆弧过渡。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奉瑾,未经王奉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29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灰板条开槽装置
- 下一篇:大口径特种管道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