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光集热单元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1843.X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8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兆阳光热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F24J2/24;F24J2/10;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光 单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光集热单元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热利用系统包括反射镜场和集热单元,反射镜场将太阳光反射聚焦于反射镜场上方的集热单元上,通过该集热单元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或电能。
为提高集热单元的聚光比,维持高温的运行效率,在集热管的顶部安装二次反射装置,二次反射装置和集热管组成集热单元。反射镜跟踪太阳并汇聚位于反射镜场上方的集热单元,其中,一部分阳光直接汇聚于集热单元中的集热管上,另一部分经过二次反射装置反射后再次聚焦于集热管。
目前的太阳能光热利用系统中采用的集热单元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集热单元包括集热管11和二次反射装置12,其中,为减少集热管11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在二次反射装置12的外部设置外壳13,在二次反射装置12的光线入口处设置透明盖板15,并在不影响二次反射装置12聚光的情况下,在外壳13与透明盖板15形成的壳体内部填充保温材料14。
由于该种集热单元中壳体内部存有空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导致反射层逐渐被氧化,减少了二次反射装置的聚光效率,降低了集热管的集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光集热单元及装置,避免聚光反射组件的反射层被氧化,提高聚光反射组件的聚光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光集热单元,将集热管、聚光反射组件布置于内部呈真空状态的玻璃套管内,避免聚光反射组件的反射层被氧化,提高聚光反射组件的聚光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聚光集热装置,避免聚光反射组件的反射层被氧化,提高聚光反射组件的聚光效率,从而提高集热管的集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聚光集热单元,包括内部呈真空状态的玻璃套管及设置在所述玻璃套管的内部的集热构件;所述集热构件包括集热管和用于
将光反射至所述集热管上的聚光反射组件。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聚光集热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玻璃套管的内部的至少一个隔热屏,所述隔热屏围绕所述集热构件设置并在所述聚光反射组件的入光处形成缺口。
优选地,所述隔热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隔热屏在所述玻璃套管的内部由内至外依次套设。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热屏之间设置第一保温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套管外壁设置第二保温层,且所述第二保温层在所述聚光反射组件的入光处形成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套管内壁设置反射层。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套管与抽真空构件相连。
优选地,所述聚光反射组件为复合抛物聚光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聚光反射组件为至少两个平面反射面形成的多折反射面。
进一步地,所述多折反射面为至少两个平面玻璃镜拼接形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聚光集热装置,包括反射镜和所述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设置的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聚光集热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光集热单元,通过将聚光反射组件布置于内部呈真空状态的玻璃套管的内部,避免了聚光反射组件的反射层被氧化,提高了聚光反射组件的聚光效率,从而提高了集热管的集热效率。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玻璃套管内部设置隔热屏,并在对应的聚光反射组件的入光处形成缺口,在不影响聚光反射组件聚光的条件下,可对集热管实施保温,更大程度减少集热管与玻璃套管内部的热辐射及集热管与外部环境的热辐射,从而减少集热管的热损失。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隔热屏,进一步减少集热管的热损失。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相邻的两个隔热屏之间设置保温材料,增强了对集热管的保温效果,提高集热管的集热效率。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玻璃套管的外壁设置第二保温层,并在
聚光反射组件的入光处形成缺口,避免玻璃套管内部与外界环境的热辐射,减少热损。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玻璃套管的内壁设置反射层,进一步减少热辐射,降低热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兆阳光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兆阳光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18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