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动脉夹层开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1346.X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1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童;杨丽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宝童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8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脉 夹层 开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主动脉夹层开窗装置。
背景技术
正常的人体动脉血管由3层结构组成,内膜、中膜和外膜,3层结构紧密贴合,共同承载血流的通过。而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从而导致一些列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最为常见的和最为凶险的是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容易造成主动脉分支动脉闭塞,可导致相应的脑、肢体、肾脏、腹腔脏器缺血症状:如脑梗死、少尿、腹部疼痛、双腿苍白、无力、花斑,甚至截瘫等,死亡率极高。
因此,需要一种主动脉夹层开窗装置,用于在分支动脉附近的夹层开窗,防止分支动脉闭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脉夹层开窗装置,用于在分支动脉附近的夹层开窗,在进一步的手术中,使用裸支架支撑复位撕脱的内膜,所开的窗对应分支动脉,防止分支动脉闭塞。
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脉夹层开窗装置,包括头部和柔性杆部;所述柔性杆部包括柔性杆和设于柔性杆内部的传动件;所述头部包括固定于柔性杆前端的外壳和安装于外壳内部并单自由度转动连接于外壳的钻头;所述传动件连接于钻头用于带动钻头转动;
进一步,所述钻头的部分外圆周面设有切刃;所述外壳对应切刃所在的部分圆周设有切口;
进一步,所述钻头外圆周与外壳内壁之间设有与切口相通的间隙,所述柔性杆内部设有与该间隙相通的抽吸孔;
进一步,所述传动件为软轴;
进一步,所述主动脉夹层开窗装置还包括设于外壳外部的用于固定安装超声探头的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脉夹层开窗装置,用于在分支动脉附近的夹层开窗,人为造成真假两腔相通,降低腔内压力,避免主动脉破裂,在进一步的手术中,使用裸支架支撑复位撕脱的内膜,所开的窗对应分支动脉,防止分支动脉闭塞,改善内脏及远端供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主动脉夹层开窗装置,包括头部和柔性杆部;所述柔性杆部包括柔性杆1和设于柔性杆1内部的传动件2;所述头部包括固定于柔性杆1前端的外壳3和安装于外壳3内部并单自由度转动连接于外壳3的钻头4;所述传动件2连接于钻头4用于带动钻头4转动,柔性杆部带动头部伸入到主动脉9内,通过传动件2带动钻头4转动在主动脉夹层10处开窗,人为造成真假两腔相通,降低腔内压力,避免主动脉9破裂,在进一步的手术中,使用裸支架支撑复位撕脱的内膜,所开的窗对应分支动脉11,防止分支动脉11闭塞,改善内脏及远端供血。
本实施例中,所述钻头4的部分外圆周面设有切刃5;所述外壳3对应切刃5所在的部分圆周设有切口6,将头部送到主动脉夹层10处后,使外壳3的切口6紧贴主动脉夹层10需开窗的位置,开启动力设备通过传动件2带动钻头4转动,进而在切口6处对主动脉夹层10进行开窗,由于切刃5和切口6均沿头部的圆周方向设置,使切口6径向向外,头部伸入主动脉9能能始终保持切口6朝向主动脉9内壁,合理控制柔性杆部伸入的长度即可将头部送到主动脉夹层10处,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钻头4外圆周与外壳3内壁之间设有与切口6相通的间隙,所述柔性杆1内部设有与该间隙相通的抽吸孔7,可将抽吸孔7与负压机等抽吸设备连接,通过抽吸孔7能利用抽吸作用将主动脉夹层10吸附至切口6处,使钻头4有效的接触到主动脉夹层10进行开窗,同时利用抽吸作用将主动脉夹层10碎屑由抽吸口吸出,避免掺杂于血液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2为软轴,不仅能随柔性杆1弯曲,而且能将动力设备的转矩有效的传递给钻头4,带动钻头4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脉夹层10开窗装置还包括设于外壳3外部的用于固定安装超声探头的固定座8,可将超声探头固定于该固定座8,进而使操作过程在血管内超声、体外超声或者操作器具自带的血管腔内超声设备引导下进行。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宝童,未经李宝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13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