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性元件的绕线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1201.X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7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何俊汉;林孝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耀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川仕摩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元件 绕线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架结构,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线圈绕线且具有弯折性的磁性元件的绕线架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变压器分别将一次侧线圈及二次侧线圈绕设于一绕线架,并将一次侧线圈与二次侧线圈固定于对应的接脚,然后加上铁芯组,以达到变压器转换电压的效果。
然而现有的变压器绕线架,于绕线加工时产生了集结交叠的现象,而降低绕线的容积率,影响了电磁耦合的稳定度,且为了分离层叠于同一绕线部的一次侧线圈及二次侧线圈,必须于一次侧线圈绕设于绕线部后,粘贴绝缘胶带作为绝缘介质,再进行二次侧线圈或另一层一次侧线圈的绕设动作,并重复以上动作直至变压器整体绕线组装完毕,所以一次侧线圈与二次侧线圈无法一次完成绕线步骤,因此现有的绕线架在进行绕线作业时,不易缩短制程的工时,且绕线的步骤烦琐,无法提升变压器的制造合格率,在增加产能上也遇到重大的瓶颈。
此外使用于电感的绕线架一般多呈现圆形中空的型态,其绕线架为磁性结构体,并在该磁性结构体的表面缠绕上线圈,即完成一个电感,但因为在进行绕线作业时,必须反复穿入该磁性结构体的中心孔,必须完全仰赖人工方式进行,容易造成电感在生产时的品质不一且合格率过低,在生产速度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故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汇集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构思一种感应线圈的绕线架结构,可以应用于变压器与电感的线圈缠绕,能有效解决上述现有绕线架具有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磁性元件的绕线架结构,其绕线架具有挠曲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能使第一绕线区与第二绕线区上下重叠,使绕线的步骤更加简易,提升生产合格率,进而增加产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磁性元件的绕线架结构,其包括:一绕线基座,该绕线基座具有相邻的一第一绕线区与一第二绕线区,该第一绕线区具有一第一顶部与一第一底部,该第二绕线区具有一第二顶部与一第二底部,该第一顶部的一边与该第二顶部的一边相连接并形成一挠曲部,该挠曲部具有弯折的特性,该第一绕线区的中心设有一第一通孔,该第一顶部设有一第一固定部,该第二绕线区的中心设有一第二通孔,该第二顶部设有一第二固定部,该第一通孔与该第二通孔各自平行独立而呈现未连通的状态,当弯折该挠曲部时,该第一固定部与该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并使该第一通孔轴向延伸于第二通孔而形成连通状态;一第一感应线圈,该第一感应线圈绕设于该第一通孔外缘表面;一第二感应线圈,该第二感应线圈绕设于该第二通孔外缘表面;以及一铁芯组,该铁芯组穿越设置于该第一通孔与该第二通孔内。
于另外一种实施范例中,当弯折该挠曲部时,则该第一固定部与该第二固定部连接固定,该第一通孔轴向延伸于该第二通孔而形成连通状态,使绕线机单一方向绕设完该第一感应线圈后顺势绕完该第二感应线圈。
于另外一种实施范例中,该第一底部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凹槽,该第二底部的一侧设有一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的大小对应于该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二凹槽并排设置形成一定位槽。
于另外一种实施范例中,其中对应于该定位槽而设有一定位块,该定位块的大小吻合于该定位槽,且固定于该定位槽上。
于另外一种实施范例中,其中该定位槽上具有一沟槽。
于另外一种实施范例中,其中该定位块对应于该定位槽呈现长条状的ㄇ字型。
于另外一种实施范例中,该定位块的内缘设置有一定位条,该定位条的大小吻合于该沟槽。
于另外一种实施范例中,其中该第一感应线圈与该第二感应线圈表面设有一U形铜箔。
于另外一种实施范例中,该绕线基座为一磁性基座,在该磁性基座上绕设该第一感应线圈与第二感应线圈后,封上绝缘胶即完成一电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性元件的绕线架结构,该绕线基座具有该挠曲部、该第一固定部与该第二固定部,当对折该挠曲部时,该第一固定部与该第二固定部连接且固定,使该第一绕线区与该第二绕线区上下重叠,此时就先从该第一通孔外缘表面绕设该第一感应线圈,而后预留一小段线材,接着从该第二通孔外缘表面绕设该第二感应线圈后,解除该第一固定部与该第二固定部的连接,并将该定位块固定于该定位槽后,设置该铁芯组并包覆该U形铜箔于该第一感应线圈与该第二感应线圈,即完成变压器的绕线步骤,通过此种绕线架结构,能简化变压器与电感制造时的复杂度,减少降低绕线的困难度,提升生产的合格率,进而增加变压器及电感的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反面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耀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川仕摩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耀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川仕摩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12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互感器外壳
- 下一篇:一种多孔铜锡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