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太阳能灭蚊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1829.1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3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建中 |
主分类号: | A01M1/22 | 分类号: | A01M1/22;A01M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太阳能 灭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灯光诱杀蚊虫的装置,该装置以太阳能光伏为电源,可用于各种场合对有害昆虫进行管控。
背景技术
在有害昆虫的管控方面,利用具有特定波长的光源引诱害虫,再以高电压低电流的带电栅栏将其致死的物理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以太阳能光伏作为电源的这类装置,这些年来更是备受推崇。这类装置,习惯上称之为太阳能灭蚊虫灯,或太阳能灭蚊虫器。
以太阳能光伏供电的这类灭蚊虫器,就目前的技术状况来看,尚处于有待完善的阶段。从结构方式上来说,一般都是模仿了传统的路灯的结构方式。该类装置一般都包括如下部件:灯杆、灭蚊虫灯具、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在地面以下打水泥基础的钢筋笼子、挂灯用的横担,以及打基础用的水泥、石子、沙子等等。所以实践中,这类装置的现场安装是相当繁琐的,需要把一件件的部件组装在一起;还要挖坑打混凝土基础,再把灯杆紧固在水泥基座上,最后由专业人员将灭蚊虫灯具、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等部件的电路连接起来,再进行调整测试等等。这个过程不是专业人员往往难以完成。而且由于这类装置主要用于农业与林业的害虫管控,使用的场合往往既分散又偏远,所以,如前所述的组合安装调试等项工作,就格外的耗费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灭蚊虫灯具与太阳能供电系统一体制造的装置——一体式太阳能灭蚊虫器。该装置不再将灭蚊虫灯具作为一个可以分离的独立部分,而是与太阳能供电系统构成一个整体,在工厂环节就将其组装调试完毕,方便了使用现场的安装,也方便了远距离运输。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式太阳能灭蚊虫器,主体部分是一个金属材料制成的长方体主体框架,以该主体框架为载体,其上方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子控制器件;其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诱虫光源以及外围的高压带电栅栏或者撞击板;接虫漏斗和漏斗下面的集虫网盒;蓄电池以及蓄电池盒子。
所述一体式太阳能灭蚊虫器,长方体主体框架上方的两个对边,安装两块等腰三角形金属板,等腰三角形上角处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连接方式是用适当的螺栓紧固,以螺栓为轴,根据使用地区的纬度或季节的变化调节电池板与太阳的角度,使得光电转化率尽可能的最大化;电池板底下这个空间,可以用来安装太阳能控制器以及其他电子电器原件。
所述一体式太阳能灭蚊虫器,主体框架的支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主体框架的四个角上,安装四根沿框架对角线向外斜伸的支撑腿,在四根支撑腿的脚上用地钉与地面固定;另一种是,主体框架下方的中心位置安装一根直径适当的圆柱,上端与主体框架连接,下端与地下水泥基座上的地脚螺栓连接。
所述一体式太阳能灭蚊虫器,支撑主体框架的四根支撑腿,以及支撑主体框架的圆柱,都可以方便地与主体框架分离和组装,以便于运输。
所述一体式太阳能灭蚊虫器,由于主要部件长方体框架将所有灭蚊虫器的全部零散部件纳入其中,使之构成一个整体,大量的安装调试等工作就可以在工厂完成,这样们就可以省去在使用现场的大部分工作,从而节省了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体式太阳能灭蚊虫器四个面中的一个平面投影。
图中:1、主体框架;2、三角形金属板;3、太阳能电池板;4、电子电器元件盒;5、诱虫光源;6、带电栅栏;7、接虫漏斗;8、集虫网盒;9、蓄电池盒;10、支撑腿;11、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一体式太阳能灭蚊虫器的主体部分是长方体主体框架1;该灭蚊虫器的全部重要部件都安装在这上面。
具体制作。主体框架1可以用方管焊接制作。上面的两个对边,焊接两块三角形金属板2,最好是等腰三角形的。太阳能电池板3的边框,要安装两根尺寸合适的三角铁,三角铁一个边的中间部位打一个孔,这个孔与主体框架1上端的三角型金属板2上角处的孔相吻合,两者相连,以螺栓为轴可以转动。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或使用地区纬度的不同调节太阳能电池板3与太阳的角度,以获取较好的光电转换效应。该三角形金属板2也可以是直角三角形的,太阳能电池板3安装在斜边上。太阳能电池板3下面的空间,用来安装电子电器元件,用方盒盖住,以防雨水的浸入。主体框架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诱虫光源5、环绕诱虫光源5的高压带电栅栏6、接虫漏斗7、集虫网盒8、蓄电池及蓄电池盒9。主体框架1的尺寸,首先考虑前述各部件所占空间的尺寸,其次考虑灯光诱虫的最佳高度,再次考虑运输的方便程度;综合这些,主体框架1的高度在90厘米左右较为合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建中,未经高建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1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